阅读历史 |

野菜豆腐丸子(五)(2 / 2)

加入书签

可是,谁能想到,在这众多的沙子中,居然隐藏着一粒金砂。那便是隐忍潜伏西戎十多年的刘二叔!

说起来,这刘二叔也真是位奇人!

当年,他不过是个传递粗浅情报的细作,好不容易九死一生地逃出西戎腹地后,却绝望地发现失去了所有上下线的联系。而那时西戎与大雍已经封闭了边界,想要直接返回大雍已是绝无可能。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居然凭借过人的胆识,历经千辛万苦,打通了一条从西戎向西至羌地,在从羌地向东北迂回曲折数千里而到大雍的奇险路径。他一边探索着,一边积蓄力量,用了十年时间,寻找到了不少散落各地的落单细作,不但组建了一支五十多人的精锐细作队伍,更是将触角伸及西戎和羌地的王帐之内。明面上,他是羌地的一家杂货小铺的老板,每天点头哈腰辛辛苦苦地维持着一间小小的杂货铺。而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他居然能够设法影响到羌王的立储大计。

西戎贵族与羌地素有联姻,所以在西戎与大雍的对立中,羌王虽不明着支持西戎,可暗地里没少出力。而就在三年前,老羌王立五子为储。此子一向主张不与西戎或大雍任何一方结盟,保持中立,这在众多叫嚣着要与西戎“同仇敌忾”的王子中算是个异类。因此,老羌王立储诏书一发,登时惊落无数人的眼珠。不是没有大臣上书反驳,可老羌王好像铁了心似的,硬是采用粗暴手段将异议压制下去,为五王子登基铺平了道路。两年后,老羌王病逝,新羌王登基后渐渐疏远了与西戎的联系,且暗中遣人与大雍传言,表明了中立的态度。

不但如此,西戎的朝堂上也发生了倾斜性的变化。当年在与大雍开战中获得战功的几位大将渐渐自朝堂上淡去身影,取代他们的是好高骛远只晓得纸上谈兵的纨绔新贵。这样的“人才”,如何能在与大雍的战斗中获胜?

刘二叔花费了十几年的心血,为大雍在周边两国抹平了皱褶,钉下了钉子,然后集毕力而一击,于某个漆黑深夜,割了西戎撩东老王爷的脑袋,千里疾奔,返回大雍。

承泰帝刚从太后手中夺回大权不久,正是意气风发一心想要大展作为的时候,面对如此忠心耿耿的臣子,面对老定国公的仇人脑袋,岂不热血沸腾?

于是——

流落异国多年的刘二叔,官拜三品威国将军,赐金袍带,赐府邸。皇上连续三天御书房召见刘将军,听其详述,并赐御膳同食。一时之间,刘将军的府邸前门庭若市。

要说这位刘将军也真是位奇葩,在此风光无二之际,他还念念不忘当年与兄长的赌气话。因此,他告了假,便急匆匆快马加鞭返回故里,一路上就在喜滋滋地琢磨着怎么在兄长面前得意显摆,否则岂不锦衣夜行?也许就是凭着这口气,他才能在异国苦苦支撑十多年。

然而,当他止步于破败不堪的刘府大门前时,简直无法相信这就是昔年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原来,兄嫂早已在多年前过世,唯一的女儿出嫁后再无音讯。刘将军只觉得一盆冰水迎头浇下,从内到外冷透了,当下便吐血。

接到消息的当地官府赶紧延请名医,暗中祷告这位皇上跟前的红人可千万别倒在自己的辖内。而心思灵活的设法打探到刘将军此行的目的居然是寻亲,消息传了出去,那些七零八落的刘氏族人便纷纷来拜见,却独独不见唯一的侄女儿。

不灵夫家安氏就在邻州,距离此地不过两百多里。恰巧当地主簿与他家又几分绕圈子的姻亲关系,便遣人快马送去消息。很快,安家上上下下全懵了。

虽说刘将军多年音信全无,可如今既然来寻亲,就断断不会放弃寻找不灵这个唯一的直系血亲。不灵只在夫家过了两年好日子,娘家出事后,丈夫喜新厌旧的本色便毫不掩饰地暴露出来,公婆兄嫂势利眼,颇为苛待于她,只有小姑年少不经事,与她相亲。而在她被逐出夫家时,也只有小姑来相送。

倘若给刘将军知道她的遭遇,难保不会在气急之下拔刀。要知道这位可是心狠手辣的主儿——西戎老王爷的血脑袋可不就是他亲手剁的?若他要做出点什么过激事情来,谁还拦得住?

不灵出家之事,她夫家也是晓得的。安家虽然人品不堪,却有几分自知之明,明白此时再去乞求不灵为时已晚,便想着趁刘将军养病之际,提前让小姑泓澜来求不灵原谅,企图凭借几分旧情蒙混过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