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金屑玉丝面(三十一)(2 / 2)
她上前一步,亲自扶起麻厨子,伤心道:“是我未能体察,信错了人,生生害了你父兄的性命。”说着,眼眶都红了。
麻厨子自记事起,就随着老爹去娘娘庙上香叩拜,山鬼娘娘的威严早已深深镌刻在他心里。虽然之前他因父兄之死而对山鬼产生动摇,但面对此情此景,一颗心早已五体投地膜拜于其脚下,正为自己方才的放肆举动而后悔不已,哪里还会有其它想法?
山鬼娘娘又是自责又是愧疚,以其上位者的身段做来,委实不易。一时间,麻厨子哭得涕泪横流,对山鬼娘娘的忠心直冲云霄,堪为不二。
剧情大反转,空依看得津津有味,真心觉着这直逼上辈子的狗血剧啊!
老实说,山鬼这一手玩得并不漂亮,甚至算得上有些拙劣。但凡脑子没坏有点记性的,一定还记得就在方才,山鬼还振振有词地承认,与古王勾结将葛巴山白家灭门。只是,人心这个东西,它既是肉长的,可又是石头做的。白家是哪一个?既然没听说过,那么终究不与自家相关,哪里有值得关心的分量?
总算,白果儿还清醒着。
不过,这也是因为山鬼从头至尾就没打算收服她。山鬼深知,妖性最为桀骜难驯,就是如古王这般已经俯首称臣的,也犹自暗抱心思,更何况这与她有灭门之仇的!因此,若不是有个打不过的无智老尼姑搅和在里面,她倒有十分的心思直接将白果儿收拾了。如今,她既没法料理了白果儿,那就索性当做视而不见。她自是不会担心白果儿来报复她——一个小小不成气候的兔子精,压根没放在眼里,纵有命再修炼了千八百年,在她面前,又能如何?
山鬼在众人面前表演了一手“爱民如子”,也算了圆过了半场。余下的半场,便是与无智师太的较量。
这才是令山鬼头疼的地方。
对于无智师太这类的高人,山鬼向来是敬而远之的。
早个几百年前,她将十万大山经营地如铁通般,他教之义是丁点儿渗不进来。然而,随着汉人逐渐迁入,非但在大山周围建立起集镇,甚至在山里也出现了汉人的踪迹。
而汉人,最讨厌的地方,就是什么教都信。
就拿皮崖镇来说,那些汉人们,初一十五要拜观音,年头拜财神年尾拜灶神,有事没事还会到土地庙城隍庙去烧个香,一颗心不晓得要分成多少瓣才够用。而自打出山居住的山民将娘娘庙建到了山外的集镇上后,汉人们又分出一瓣心来拜娘娘。他们可不管这娘娘是干嘛的,也从不理会巫教是啥样,但凡遇到了庙,必要进去磕磕头祷告一番。
这样一来,佛寺、道观、山鬼娘娘庙,往往是挨在一处建的,甚至观音娘娘与山鬼娘娘居然长了副相同的面貌,只不过打扮装饰有所不同罢了。
这、这、这令山鬼情何以堪?
只是,她既不能撵了那些汉人出去,又不能拆了观音庙土地庙,纵喉中梗着一口气,也得生吞了。
现实情况如此,她对无智师太的态度,就得讲究点。
她深知像无智之类人物,近不得,亦远不得。虽然现下无智还是个凡人胎,可佛家讲究的是“脱离苦海,跳出轮回”,若哪日其功德修到了家,修出了大人相,那就非山鬼可仰望的了。况且,不说将来,即便现在,惹毛了无智,两厢打上一架,她也未必能打赢。
但若要她拉下脸面去赔不是什么的,那是万无可能的。何况就无智那模样,也不像是好说话的。
※※※※※※※※※※※※※※※※※※※※
注:
大人相:三十二相是佛陀具有的庄严德像。依据《菩萨善戒经》卷九、《优婆塞戒经》卷三、《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等, 在修佛过程中,每一相的修得都有其别因,即,须依着特定内容的修习,才能成熟三十二相。就总的而言,坚持诸佛净戒,精进不懈,广修一切善法,饶益有情,普渡众生就能得到三十二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