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一百三十四、青白庵(七)34 章(2 / 2)
“那倒不必。”修煌摇头,“读书人交流学问时,最不喜无关人之人在一旁打扰。银子,倒可以多带些。”
“是我见识浅了。”裴致珈也不强求,只吩咐贴身丫头去取了一个荷包,“这些银子都是散碎的,夫君带着。这省府物价高,你可别舍不得花钱,不必委屈自己。”说着,她亲将荷包挂在修煌腰间,指尖微颤。
这一天,修煌照例在书房里读了半日书,午饭后便外出了。他穿着冰蓝底濯波纹的丝袍,雪白的滚边不生一褶,乌亮的顶发以莹润的紫玉束着,整个人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裴致珈望着丈夫高大倜傥的背影,两滴晶莹的泪珠夺眶而出。
时至今日,裴致珈回想起来,犹自对自己的胆大庆幸不已。这要归功于她母亲不太到位的闺阁教育。虽然心心念地要培养出一个真正的大家千金,可毕竟出生在商家,再怎么着,裴致珈都不可能成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父夫为天温柔淑良的“贤惠人”。父亲是个地道商人,耳濡目染之下,裴致珈多少都有些与母亲口中的“千金小姐”不大匹配的大胆,主要表现在她敢拿主意。
一晚枯坐之后,她在临近黎明时分,终于想出了个办法。乳娘说得对,无论如何,她是没法也不能开口去质问丈夫的,故而,她唤过自小贴身伺候的丫鬟玳瑁,头对头地细细吩咐。
这一日,修煌是踩着宵禁的梆子声进门的。
第二日,依旧如此。
第三日,两人共进早膳。裴致珈照旧给丈夫盛了碗熬得浓稠软滑的香粥,笑问道:“夫君,这几日是在与朋友们相聚论文么?可有什么收获?”
修煌接碗的手一顿,随即应道:“能有什么,无非是谈谈诗词论论文笔,说了你也不懂。”若是在平常,裴致珈听了这不怎么客气的话,也不过是一笑而过。可今日,听着却格外刺耳。她忍不住反驳道:“就是不懂才问呢!都说红袖添香,即便我不能与夫君笔墨相唱,可也不至于无言相对罢!”
修煌听着就是一噎,这粥在嘴里就有些咽不下去了。
第四日,修煌用过早饭就出去了,还留了话说中午也不回来了。他一走,裴致珈赶紧吩咐玳瑁将人叫进来。玳瑁在屋外边做针线便守着门,屋里,裴致珈和乳娘紧张地听着小厮细细汇报。
这小厮并非修煌的贴身伺候之人。尽管服侍他的人都是从裴家带去的,可三年过去了,保不准修煌已经将其收服了,不然也不至于那消息是乳娘偷听到的,而非日日服侍进出的小厮来禀告。
小厮青乔才十二岁,长得瘦小不打眼,面目也不讨喜,平日都在外院做事。他是玳瑁的同乡,后来认了干亲,将玳瑁当姐姐般亲近。玳瑁是打小就伺候裴致珈的,她认下这个干弟弟,也是事先禀报过她家姑娘的。毕竟,她是姑娘的贴身丫鬟,倘她哪里出了岔子,丢得是姑娘的脸。因着这层关系,裴致珈在拿定主意后,就将这任务吩咐给玳瑁,让她找青乔去完成。
连着三天,修煌一出门,青乔就偷偷在后面缀上了。他人小个矮,混在人群里就跟一粒灰尘似的,没人会注意他。可是,他特别机灵,有几次修煌乘的马车跑丢了,他硬是东绕西绕又给找到了。
到了第三天晚上,他跟踪回来后,偷偷传信给干姐姐玳瑁,说有事要禀报奶奶。玳瑁见他面露不忿,心下一凛。她强忍着不去追问,只将手中的油纸包塞给青乔:“跑了一天,累坏了罢!这里几个肉包子,你赶紧趁热吃了。晚上好好休息,明早我来找你。”
青乔的手心被滚热的包子烫得有些发麻。他想起白天所偷听到的,心里闷闷的,觉得奶奶这样的好人怎么能如此倒霉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