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三、牢饭(十七)(2 / 2)
五尺宽的大灶上,旺火煮出来的胡辣汤,别有一番热辣的滋味。在斋堂里等着用饭的僧人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几大桶热气腾腾的浓稠羹汤,经文都背得三心二意。待到打饭的师兄们将胡辣汤一勺一勺舀进碗里后,有几个没啥定力的,被那香气一勾,肚里便“咕噜咕噜”响起来。
一碗胡辣汤下肚,脑门上渗出了滴滴细汗,全身毛孔都仿佛打开了似的,舒坦地不得了。
“听说,这胡辣汤是空依小师妹做的?”
“不是,这是戒火师伯的手艺。不过,是空依师妹教与戒火师伯的。”
“真的?”
“千真万确。方才我与师兄去抬汤桶时,就见着空依师妹正与戒火师伯说话,说着汤里还可以加些其他的菜什么的。哎,我可告诉你啊,戒火师伯可警告我们了,不许再说有的没的那些不当说的话。”
“什么?啊?戒火师伯知道啊?你莫不是哄我?”
“哪个有功夫哄你?方才,戒火师伯敲着汤桶道:‘吃人嘴软拿人手软,喝了这汤,倘给我再听到那些个嘀嘀咕咕的闲话,当心我一把巴豆下去让你连裤子都拎不清来。’你说,他那是哪个意思?”
“。。。。。。我不再说就是了。。。。。。其实,我也没说啥。。。。。。”这位一边不承认,一边心里嘀咕着——“哎呦喂,戒火师伯你说话也忒不讲究了,文雅一点好不好”。
好罢,就在这样的软硬兼施下,那些闲话终于听不到了。
做了几顿胡辣汤,空依便嫌弃那些配汤的麻花不够老。不够老,就意味着麻花很容易就泡糊了,吃到嘴里又软又烂,口感上要差一截。
于是,她便约上宋仪娉,去几家炸麻花的店铺里看一看,选一家麻花炸得又老又硬的。结果,几家看下来,都不合意,还险被店家撵出去。
麻花向来是吃个又香又酥,你偏要又老又硬的——哎呀,你是来砸场子的么?
终于,最后一家见是个小尼姑,可怜兮兮地瘪着嘴,仿佛受了多大的委屈快要哭了似的。店家一心软,便问道:“你倒说说看,为何要那样的麻花?”
空依吸吸鼻子,瓮声瓮气道:“这麻花是要给寺里的师兄们配胡辣汤用的。师兄们年轻牙口好,要吃些硬的才相宜。”
店家一听就明白了。可他也为难:“再怎么着,现炸出来的麻花也是酥脆的,口感上总不够老硬。”
“所以,才想请教店家有什么法子啊?”
店家想了想,又道:“你看这样可好?若不嫌弃不够新鲜,我倒是可以在前一晚炸好,放上一晚后,那麻花冷了,就变硬了。”
空依想想,倒是可行的办法,便谢过店家,“如此,请您隔两日便送一千根老麻花到崇恩寺,找戒火师父就成。”
哎呦喂,一千根麻花,这可是大买卖呀!
当即将店家乐得见牙不见眼,心里直念阿弥陀佛,好心有好报!
※※※※※※※※※※※※※※※※※※※※
注:
分桃之说:出自《韩非子?说难》:“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