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五章 结交在相知(1)(1 / 2)

加入书签

袁绍的脸不知何时阴暗了起来,周瑜抓准时机又道:“我周家与孙伯父是世交,瑜与孙伯符又有八拜之交。孙伯父必不会因此怨恨我父亲而置我父亲于死地,反是主公错杀无辜,绝了四方之士结交之心,怕对将来大大不利。”

袁绍脸上一震,周瑜这话他岂能听不懂,汉室已微,诸侯并起,他袁绍便是其中最有实力的一支,若能广结四方能人异士,待时机成熟,何愁大事不成,若因小小的周异,让天下人寒了心,倒不上算了。

周瑜见袁绍犹疑不决,忙向田丰使了个眼色,田丰会意,“明公,郭嘉那厮,原是我引荐,不到半年却追随曹操而去,明公不与他计较,元皓心中却愧疚,现在看来这个郭嘉还处处算计明公。”

袁绍沉吟了会儿才道:“那照你二位所言,周异非但不能杀,反而还要官复原职?”

田丰忙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明公若不治罪周异,则显得前翻惩处错得厉害,若是治得重了。。。。。。”,田丰说着看了眼周瑜,欲言又止道:“不如改为背花一百,打发走吧。”

袁绍点了点头,正要发话,周瑜急道:“主公明鉴,我父亲年迈体虚,若受了刑,无异于取其性命,周瑜不才,听闻文帝时,医官淳于意遭人陷害,他的女儿缇萦,虽是一位弱小女子,却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文帝诉冤,并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如今虽是乱世,然汉室凋零,主公深谋远虑,四海归心,比文帝之仁厚,过而有之,还请主公念在周瑜今日击退吕布微有功绩,准周瑜代父受刑。”

袁绍听周瑜将自己比作文帝,脸上微有笑意,点了点头道:“你父虽年迈,只是你年纪还小,这一百背花。。。。。。”

“主公莫要怜惜周瑜,绝不能因微末周瑜而坏了主公大事。”

袁绍亲自扶起周瑜,赞赏道:“你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胸,将来前程不可限量,回去苦读诗书,待学成便可到我军中效力,到时必有你一席之地。”

周瑜脸上布了虔诚期待之色,正色道:“多谢主公。”

袁绍挥了挥手,叫田丰吩咐下去,田丰领命与周瑜退出营帐,周瑜一揖到地,田丰扶了起来笑道:“我不是帮你,不过是不想让郭嘉小子太过得意罢了,不过你虽救了你父亲,自己可是要吃苦头了。”

周瑜倒是释然,“只要不要了性命便是好的。”

田丰点了点头,一面吩咐押了周异,一面又叫行刑官上来,直闹的三更之后,各个营寨都都听到了背花报数才安心回了自己帐里。

却说曹操在帐里听闻袁绍将周异由斩首改判为背花一百,又有周异儿子替父受刑,外头闹哄哄的不得安心,直到天露出了鱼肚白才有心腹来回报周瑜晕了两次,周异父子共乘了一匹马向城外而去。

“奉孝,你说怎么办?”

“孙文台有子如虎,周瑜此去,无异于如虎添翼,此二人以后必是孟德大患,不如除之。”郭嘉脸上无甚神气,就这一句话似用了天大的力气一般。

曹操低头不语,好一会儿才叫人唤了夏侯淳,低头吩咐了一阵,夏侯淳正欲离帐,郭嘉忽道:“夏侯将军,若是能生擒,便是最好。”

夏侯淳看了看曹操,等他示意,见曹操也点了头便飞似的离了帐,郭嘉轻笑道:“是奉孝思虑不周,叫周瑜钻了空子,只是不知他缘何得知我与田丰不睦。”

曹操不做声,转身捏着郭嘉下颔,看了会儿才道:“要说奉孝姿色也是绝世无双,怎么周瑜的脸还在我跟前晃个不停,像。。。。。。对,像一块美玉,忍不住就想占为己有。”

郭嘉脸色白了白,“有些人永远只希冀远方的风景,不惜费尽心力踏破,而对于身边的美色又常常视而不见。”说着不觉笑得酸涩,“何不怜取眼前人。”

曹操愣了愣,倒险些被他凄美的笑容所迷,豪笑道:“奉孝莫不是当真了吧?”

“当不当真又有什么关系?只是孟德当不当他真才是最要紧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