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策划(1 / 2)
得,在唐家人眼里,他们的娘亲是最无辜,最善良,都怪他们,没孝心,没良心,不体贴当娘的痛苦。
秦南没什么表现,倒是三个小的,很一致撇嘴。
至于接他们回去的理由嘛,当然不好说出来,唐若松正想打个哈哈带过去,奈何秦桑一一直追着不让。
没想到一家人里面,最利落果断的是小侄女,最不好说话的也是她,一双黝黑的眼睛执着的盯着别人心里发慌。
没有给出原因,秦家人当然不能稀里糊涂的跟着回去,和唐若松说明立场之后便准备离开,万福楼的烧鹅还没有去吃呢!
唐若松眼睁睁的看着秦家人离开,无可奈何,他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拦下人。
唐家越是不表明原因,越说明其中有鬼,事情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大家一起吃烧鹅时都弥漫着低落的情绪。
话说另外一边,唐若松没有把人留住,自秦家人离开之后又派人去请了两次,均没有说服秦家人跟随一起去京城。
而父母兄长亦催得急,唐若松只得如实上报,人不愿意随自己去帝都。
什么?不愿意来帝都?
消息传回来时唐家人全家都觉得自己耳朵听错了,秦家人的脑子莫不是傻掉了,饶是闵氏和丈夫婆婆怄气,也没有想到秦家人居然真的没回来。
有点意思,闵氏露出看热闹的笑容。
“一定是小二态度不好,这点事都办不好”,这话也只有唐老夫人敢说,“问问是什么原因,按理说不应该呀!”
“就是呢,我听说读书人最是看中面子和自尊心,二弟又是个暴脾气,这下可怎么办才好?”闵氏当然不会放过添油加醋的机会,毕竟,她的管家权现在还拽在二弟媳妇齐氏手里呢!
不管怎么样,把锅往唐若松身上甩就是了。
别的不说,说秦家不愿意来帝都,大家怎么也猜不到是对方自愿,反而闵氏的猜测显得更加合情合理。
大家更倾向于唐若松态度不好,伤害到了秦家人的自尊心。
“秦家姐弟也真是,难道要我这把老骨头亲自去请?”唐老夫人话里已经透露出对秦家人的不喜。
“哪至于用的上老夫人亲自去,要我看,秦家侄儿们大约是年纪小被挑拨了,让我去吧,我既是他们的舅母,总不能放任不管的”,闵氏现在急需一个立功的机会将管家权收回来,顾不得之前秦家姐弟不好请的直觉。
“还是我去吧,府里怎么离得了大嫂你的操持,我闲人一个,出门方便”,既然嫂子表态了,齐氏当然不能什么都不做,意思性的表示一定要有。
她才舍不得到手的管家权,更不愿意在外面舟车劳顿。
“府里弟妹不是打理的挺好的,可别再交给我,让我出去松快两天吧”,闵氏知道现在不宜争取,她还是要走这一趟赎罪。
“让你大嫂去吧,她向来办事妥帖”,最后,老夫人一锤定音,大儿媳妇年长几岁,办事是更妥帖一些。
话说秦家这边,低落的情绪也只持续了一小会儿,因为他们从酒楼伙计那里打听到,附近有一家杂货铺开不下去了,准备把铺子卖了去其他地方发展。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秦桑一他们已经盯铺子很久了,一直没有合适的,所以才耽搁下来。
唐家人带来的烦恼瞬间消散,买铺子才是正经事,秦家人火速联系上卖铺子的房东。
只是有个麻烦事,买铺子要将铺子里东西全部买下来,那里之前是一间杂货铺子,油盐酱醋山珍干货,东西比较杂,什么都有。
“老板,我们买下这些山珍杂货也没用呀?”
“如果不是因为这批货太多,处理不了,我这铺子早就盘出去了,你们观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条街上的铺子转手卖的多吗?”铺子老板还是很硬气的,坚决不让步,要以高价将铺子和货物一起卖出。
铺子的价格定的和市场差不多,六百两银子,可是铺子里还压了一批杂货,老板一口价,五百两,买铺子就必须买这一批货。
所以这才会一直压着没卖出去。
一千一百两,家里面目前能拿出这么多钱,可如果买了,家底也清空了。
没有存银的日子让人有点心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