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6章 观星/中计(1 / 2)

加入书签

赢公公的紫檀拂尘柄突然横在食盒边:“杂家瞧着这玉米面窝头倒比御膳房的芙蓉糕实在。“他说话时枯瘦的手指捏起块焦黄的贴饼子,饼面烙出的蜂窝眼正巧对着天边初升的眉月。

魏奉晖的金丝楠木折扇“啪“地合拢,扇骨戳进陶碗搅起圈油花:“沈兄可知前朝谢学士的《野炊赋》?“他望着沈钧钰襟前沾着的玉米须,忽然觉得这蹲在打谷场啃窝头的男人,倒比琼林宴上醉写酸诗的世子更鲜活。

晏菡茱的银丝帕子扫过沈钧钰嘴角:“夫君可记得上月教佃户唱的夯歌?“她突然执起竹筷敲击陶碗,玉米须茶在盏中荡起涟漪,“夯哟——金珠落玉盘呐!“

沈钧钰喉间爆出串清朗笑声,惊得粮垛后偷食的灰鼠窜进阴影。他执起半截玉米杆作笔,在青石碾上划出遒劲字迹:“夯哟——圣主垂问桑麻事!“玛瑙扳指与石面相撞迸出火星,恰似天边炸开的晚霞。

魏奉晖的孔雀蓝杭绸袖口突然被二壮扯住:“公子仔细烫!“他回头看见自己的缂丝腰带正巧搭在熬猪油的铁锅沿,沸腾的油花溅在青砖上,映出二十架水车转过山坳的残影。

惊蛰提着六角琉璃灯过来添茶时,晏菡茱正将最后块红烧肉夹进沈钧钰碗中。她瞥见魏奉晖的随从蹲在槐树根啃窝头,忽然执起银剪挑亮灯笼:“壮小哥可要尝尝新渍的酱黄瓜?“

二壮慌忙抹去嘴角饼渣:“谢姑娘赏!“他接过青花小碟时,袖中暗藏的鎏金香球突然滚落,磷粉在暮色里划出萤火似的弧线。沈钧钰的沉香手串突然断裂,十八颗珠子正巧砸碎香球,惊起整片打谷场的夜虫振翅。

魏奉晖的金丝楠木折扇“啪“地展开,工笔绘的锦鸡正对粮囤上栖息的夜枭:“今日方知人间至味是清欢。“他忽然执起陶碗与沈钧钰相碰,玉米须茶泼湿了襟前暗绣的蟠螭纹。

戌时三刻,柳老汉敲响铜锣惊飞宿鸟。老农佝偻的背在火光中挺得笔直:“东头三垛盖油毡,西头五垛压草席!“他枯枝似的手指划过青石碾上的刻痕,惊觉“玉蜀黍“三字竟被沈钧钰改成了“太子穗“。

魏奉晖的皂靴突然陷入晒场边的玉米壳堆,他弯腰时嗅到股淡淡的硫磺味。正要伸手探查,忽见晏菡茱执着火把走来,火星子溅在他孔雀蓝的杭绸袖口:“魏公子可要试试守夜人的蓑衣?“

……

暮色四合,檐角灯笼在晚风中轻轻摇晃。赢公公拂了拂青缎袍袖,眼角笑纹深了两分:“往日听闻世子爷通晓星象节气,老奴总当是市井传言。今日得见,方知竟是老奴坐井观天了。“

沈钧钰修长手指摩挲着青瓷茶盏,眼尾微挑:“公公这话倒让在下云里雾里了。不过是在田间偶得些农桑心得,如何就扯到天文地理?“

“世子爷过谦了。“赢公公从袖中掏出块金丝帕子拭了拭嘴角,“今晨差人去钦天监讨天气,刘监正观星望云,说是七日后恐有连阴雨。老奴想着若今日开镰,趁着这几日暴晒正好入仓——“话音忽转,意味深长地拖长尾音,“谁知午后便听闻世子急着收粮,若非通晓天时,怎会如此巧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