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章 清理(2 / 2)

加入书签

彝娘子急急奔回屋里,很快,她重又出来。

“叫你进去。”

书吏拱手,赶忙跟着彝娘子来到床边。

失血加上重伤,让汪四郎的脸色十分难看。

书吏担忧的看着他,道“郎君可还好?”

汪四郎扯了嘴角,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道“适才你所言,她与我说了。”

“依你的意思,是想怎么办?”

书吏嘴巴张了张,拱手道“能在危难之时抛下,独自求贵的,小人以为不可留。”

汪四郎点头,道“既然你心里已有盘算,那就去做吧。”

他道“若事后有人追究,寻我便是。”

“是,小人这就去办,”书吏拱手,快步离开。

彝娘子关上门,转头看他。

怎滴同样的话,她说的,那人就那副嫌弃表情,他说,就一副得了金言玉语似的。

汪四郎闭上眼,养神。

彝娘子走过来道“喂,那人怎滴那么听你的?”

汪四郎睁开眼,瞥她一眼,重又合上。

彝娘子磨了磨牙,转头去外面。

小药童正在煎药,她寻了把黄连,扔了进去。

药童呆了呆。

这玩意儿一点就苦死人。

这么一大把,是要让人把舌头都苦掉吗?

“不许告诉别人,”彝娘子凶凶的瞪他一眼,转头走了。

这么凶,他哪儿敢呀。

可是等郎君发现,是不是得寻他算账啊。

小药童愁眉苦脸的看着快速融入药汤之中的黄连,纠结的一点点挑着。

另一边,书吏回到府衙,先是往淮水传信,将情况全数告知。

之后便冲去校场,点起所有兵士,直奔东城。

待到天色初亮,百姓们陆续出门。

到这时,才有人发现,昔日门庭热闹的人家门口赫然贴着两张大大封条,并有兵士立在那里把守。

众人怯怯的绕去另一边走远。

待到兵士看不见时,众人方三三两两聚堆,讨论到底发生何事。

奈何,这里乃是非富即贵的地界。

住在这儿附近的都是世家大户。

这些人便是知晓内情,也不会告诉他们。

众人带着一脑门子疑问走了。

而在周围的几家,不论主母还是当家的族长都严令家族子弟及仆从绝不可多话。

若有人明知故犯,仆从连家带口一律发卖北地,子弟则要发配远地。

在这样的严令下,过了近十天,其他城区的人也还是不知晓发生何事。

只是知道这些府邸的人一夜工夫全都不见踪影。

至于去向,却是不得而知的。

而在这段时间里,唐氏的楼船已离开宣武地界。

到了此时,确定不在梁家所辖范围之内,唐氏才算松了口气。

她叫来负责此行的汉子,“还有多久才能见到徐大?”

“这个,”汉子盘算了下,道“再过三天吧。”

“这么久?”

唐氏不满皱眉。

她记得徐家军已经大到淮水上游,按说从这儿到他所辖也就一天时间。

汉子含糊的唔了声,道“公主可是有事?”

“没有,”唐氏斜他一眼,转开头。

就是有事,也是跟徐家之间的,跟一个喽啰,她犯不着。

汉子瞧出她眼底的轻蔑,垂下眼。

而今还用得着她,且由得他就是。

这是临来时,齐都尉特地交代的。

现下也不过是些许的闲气,他犯不着为了个活不多久的人,给自己找别扭。

汉子拱了拱手,恭谨的退去门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