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辞宫仓皇从戎符珍别挚友,兵临城下同……(2 / 2)
咸丰闭上双目,挥了挥手:\"哎,随她吧,交代守园大臣,好生照料。\"
\"是。\"
皇后与年轻貌美的常嫔依依惜别:\"大伙都走,你一个人留在这,实在叫人不放心。\"
\"奴才进宫后一直就在园里伺候,别处我住不惯。如若洋鬼子真打进来,大不了一个死,豁出命去就没什么好怕的。而且,奴才就是拼着性命,也绝不受辱,还请皇上放心。\"
皇后听了,愈发不安:\"这……皇上放心,我也不放心啊。\"
常嫔嫣然一笑:\"再说还有六爷在京里照应,洋鬼子还没打进来,奴才听了风声,就先逃到他那儿。\"
文馨听了说道:\"也是,常主儿要实在不肯走,就住到我们恭王府。\"
\"奴才不信,洋鬼子真的那么嚣张,打成那个样子,也不过为了点银子。\"
皇后无奈地点点头,扫视了一遍众人,带着大阿哥转身进了马车。
文馨依序跟在恭王福晋身后,等着马车一辆辆过去,等看到了玉乔和玉萝,知是到了丽妃那一车。于是连忙上前,在外轻轻唤道:\"大公主,大公主!\"
丽妃听到动静,推了推一动不动的崇惠:\"是文馨。\"
崇惠把脸别过去,丽妃疑惑地看着她:\"怎么?两姐妹吵嘴了?\"
崇惠不语,丽妃便向外吩咐:\"停一下。\"
马车停止前行,丽妃掀开车帘,文馨连忙行礼:\"丽主儿吉祥。我有句要紧话,要对大公主说。\"
\"什么事,得快说。后面的马车都等着呢。\"
崇惠看了看她,语气生硬:\"干嘛?\"
文馨一字一句:\"玛父道光爷赐名刀\'宝鳄宣威\'于我阿玛,名枪\'棣华协力\'于皇上,文馨不才,也愿姐妹同心,一如玛父当年所愿。\"
丽妃听出话里有话,看了看女儿的反应,崇惠却冷冷对着窗外:\"长寿,跟上前头。\"
\"喳。\"长寿在前驾车,车轮滚滚,将文馨的一颗芳心顿时碾压得支离破碎。她望着崇惠逐渐远去的马车,心中愧悔,无以复加。
而另一边,肃顺上马之前,也对同善万千嘱咐:\"你不愿随我去热河,我不勉强,安安分分在家当个守门人,照顾好你那几个姨娘。\"
\"是,阿玛保重,若得空,还望时常有书信来。\"
肃顺不放心地点点头,轻声道:\"要是真的兵临城下,保命为上,知道吗?\"
同善微微颔首。
肃顺抬头往前,行至奕身边的时候,他嘴角微微一笑,奕也还了个礼。一旁的醇王低声对着奕道:\"六哥,你看肃六那个趾高气昂的样子,明明是跟着皇上去逃难的,装得还真像御驾亲征!\"
奕对醇王摇摇头,醇王只好不甘心地作罢。
就这样,一个由皇帝,后妃,大臣,侍卫和宫女太监组成的庞大的逃难队伍,以巡幸为名,在九城百姓的众目睽睽之下,在英法联军进迫京师之际,浩浩荡荡地赶赴承德。已然尘封了四十年的避暑山庄大门徐徐打开,迎来了这批特殊的\"难民\"。
奕留京办理抚局,文馨也趁此间随同善辗转于各个粥厂和避难所,这几天,从天津一带逃难入京的百姓越来越多,同善的粥厂捉襟见肘的当口,志端慷慨地拿了一张五百两的银票给他:\"拿着。\"
\"这……\"
\"京城米价动荡,粮行坐地起价。你这里需要周转,好在我自己开销不多,这些你拿去。\"
文馨对志端报以欣赏和感激的一笑:\"表哥菩萨心肠,急人所急,有了这些钱,这个院子里的老老小小就不愁过冬了。\"
志端微微一笑:\"还没念叨你呢,一个姑娘家,别老往这种地方跑。\"
同善也道:\"是呀,文馨,现在外头太乱了,你若有心,让人送些吃的穿的过来,不用事必躬亲。\"
\"能够为这些人尽一点心,出一份力,突然觉得自己也是个有用之人,不是很好吗?你说过,越是这个时候,就应该上下同心,共体时艰。\"
同善苦笑:\"但是,却不能改变敌强我弱的局面,我们做的,也不过杯水车薪罢了。\"
志端打气道:\"恭王已经去和洋人斡旋,我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朝廷对这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也会有个安置。\"
然而,事情并没有如他所说的那样发展。</li>
</u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