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弱国无外交。(1 / 2)

加入书签

当天晚上, 衡玉睡得很早。

将近子时,谢谦带着一身酒气回来的时候,顾世哲书房还在亮着灯。

谢谦的房间在二楼靠里,顾世哲的书房门没有合紧, 他走过去的时候能看到有光线从门缝里透出来。

谢谦的酒量很好, 虽然喝得有点多了, 但也只是脑袋有些昏沉。刚刚他上楼的时候已经喝过醒酒汤,这会儿倒是感觉舒服了许多。见顾世哲还没睡, 他回房间换了身衣服就去敲了顾世哲书房的门, 想着与他聊一聊天。

他可以说是看着这个小舅子长大的,对于顾世哲的性子也了解。

顾世哲性情爽朗,但从小一路顺风顺水, 顾家最艰难的时候他还小,没到记事的年龄。后来他与妻子结婚,生意也起来了, 一直没有亏待过顾世哲。

顾世哲不是没经历过打击,但这一次的打击太大了, 谢谦有些担心他钻了牛角尖。

“请进。”顾世哲听到敲门声, 也能猜到外面的人是谁了。

他手里握着本外国名著, 但心思早就不在书上了,这会儿听到敲门声, 把书合上放到书桌左上角,调整了个更加轻松的坐姿,目光落到推门走进来的谢谦身上。

谢谦推门进来, 上下打量了顾世哲几眼。顾世哲比起之前的确是要瘦了憔悴了不少。

不过还好,看起来很精神。

还不等谢谦出声说些什么,顾世哲倒是先笑了,“姐夫,你不必担心我。你闺女已经安慰过我了。”

顾世哲回想起不久前他与衡玉在书房里发生的对话,还觉得有些目眩。

那样的豪情,那样的眼界……他突然很遗憾他与谢谦没有早点发现衡玉在政治方面的才华,让她早些去接触政治。

衡玉打算走的那一条路危险吗。

不可否认,十分危险。

可衡玉描述的前景太美好了,而她的规划,每一条都很合理,一看就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得出来的,以顾世哲的眼光去看,他觉得其中具有非常大的可操作性

既然衡玉给出这么一个具有操作性的计划,她自然也能赢得顾世哲对她的认可。

不知不觉,顾世哲已经在思考衡玉这么去做能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改变,而不是想着要怎么去阻止衡玉放下这些想法了。

谢谦没能从顾世哲这短短一句话里面听出他的心里想法,他好奇问道:“玉儿说什么了?”

其实衡玉会提前和顾世哲摊牌说这些,也存着想要通过顾世哲去说服谢谦的心思。

谢谦是一个商人,但他背后的力量并不小,而且他手里有钱有人,衡玉如今最缺乏的就是这两样东西了。

她有白手起家的实力,但如今的局势瞬息万变,有捷径她为什么不走。

顾世哲也没有辜负衡玉的期待,他完整把自己与衡玉的对话复述了出来,还把自己对此的看法都发表了,然后就静静坐在一旁,等谢谦自己做抉择。

好一句“弱国无外交”,好一句“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这样的言论,鞭辟入里,又能打动人心。

即使是谢谦,也被衡玉话中所描述的前景打动了。

“这一条路十分危险,可姐夫,我想支持玉儿走下去。”不知道为什么,顾世哲总觉得衡玉身上有股魔力,能让人对她心生信服。

可能是因为她在介绍自己打算的时候表现得十分自信,侃侃而谈,无论顾世哲提出怎样的疑问她都能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

连顾世哲都这么表态了,谢谦不得不好好考虑这件事。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呢。”谢谦揉了揉额角,对着顾世哲苦笑。

半年之前,他闺女还是个有思想追求进步的女学生,虽然大胆,但却没有这样的豪情。如今却剑指军阀势力,不可谓不锋芒毕露。

顾世哲其实也不清楚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好歹有两个月时间在中间进行缓冲,衡玉没有给自己的转变找理由,顾世哲却已经为衡玉想好了理由,还替她说服了谢谦。

转变的理由很多啊,比如衡玉看报纸足够了解如今的形势,继而生出了这样的想法,想要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做一些事情。在这个时代里,并不缺乏这样的人。

比起谢谦,顾世哲和衡玉相处的时间更多。听到顾世哲这么一解释,谢谦也就暂时放下这个问题了。

他垂眸沉思,半晌,轻叹出声,“玉儿没有把事情说完,她隐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若我猜得没错,那件事一定很危险,所以她才没有透露。”

可是,他有理由拒绝衡玉,不让她掺和到这样的斗争去吗。

那是他娇养着长大的女儿,他原本希望尽自己所能,在这乱世中庇护她幸福美满过完一生,可在这个大多数人都浑浑噩噩的时代里,他的女儿睁开了眼睛,看清了形势,他却希望她忘掉看到的这一切,重新回到她的富贵窝里。

这样做无异于折断她的翅膀,把她这个本该在外搏击的雄鹰关在笼里当金丝雀。

这样难道不是更残忍吗。

最后,谢谦没有立马表态,只是对顾世哲道:“我再好好想想。”

这一夜,谢家大宅里谢谦和顾世哲都没能好好入睡,反倒是衡玉这个当事人睡得特别香。

第二天培德女中放假,衡玉比以往起得要晚了些,她下楼的时候,谢谦和顾世哲两个人精神都有些颓靡,一看就是昨晚没休息好。

他们两人并排坐在沙发上翻阅报纸,听到从楼上传来的脚步声都抬头往她看过来。

顾世哲现在已经离开外交馆,昨天衡玉与顾世哲沟通的时候,还提议让顾世哲去大学里执教,尽量为这个国家多培养一些外交方面的人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