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1)(1 / 2)
风萧萧,让这一年的初夏没有丝毫炎热的感觉,反而多了一丝阴凉。风吹的中军大帐的门帘呼呼作响。
也正是这风声吵得吴烈几乎没办法安神歇息片刻,他也着实没法安神歇息。天狼大军逐渐逼近边州,西北面的大宛兵马同样也有异动。
不仅仅是吴烈,整个边州大军都显得萎靡不振军心溃散。大帐之外冷冷清清,连练兵的声音都不曾听见过一声。
吴烈也没去责怪这些兵卒,毕竟在眼下还能留在边州大营的,都是对段家,对梁国忠心不二的人。
一向军纪严明的边州军,竟然在这几日多了不少逃兵。究竟是梁国此战必败,还是自己为将为兵卒不服?
吴烈正在沙盘前发呆出神,忽然听见帐外传来击鼓的声音。这鼓声听的人热血沸腾,精神为之一振。
这样的鼓声,好久都没在边州听过了。
吴烈忙打起帘子,却见外面浩浩荡荡竟然不下上万人。为首的自然是段家军的主将段亦勋,他重新将自己的盔甲穿起来何其精神抖擞叫人望而却步。
段亦勋的身边是斥候营将军李珏,那一次的平叛之战,皇上钦赐了他鹰眼二字。
见到这两个人,吴烈惴惴不安的心终于稍稍安定了下来。他三两步走到马前,扑通一声跪下道:“末将吴烈见过将军。”
他的声音传到大营的角角落落,不论是血气方刚的年轻新兵还是已经跟随段家军多年的百夫长千夫长都纷纷拿起手中的长矛站起来。
他们都看着高头大马上的那个人,那是他们的将军,是他们战无不胜的将军。
不知是谁带头欢呼了一声,紧接着欢呼声便此起彼伏。所有兵卒的精神都振奋起来。
段亦勋扫过每一个人的脸,道:“本将知道,这几日天狼大军逐渐逼近,大宛军队也在潼关集结,大伙的心里都打着鼓。可段家军哪一次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前有朝国北羌让我梁国腹背受敌。可诸位还是跟着本将杀出一条生路。这一次,诸位也一样能从战场上功成身退。”
大营之中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的更加震耳欲聋,段亦勋满意的点了点头。可李珏却不像他那般神色轻松,这一次大宛领军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大破潼关诛杀通武侯夫妇的大宛名将,胡人浑布尔。
新仇旧恨,国仇家恨。他没有一天不想杀了浑布尔为自己的爹报仇。他相信段亦勋的心中也同样痛恨浑布尔,也同样想夺回被大宛蚕食的梁国失地。
在兵卒的欢呼声中,吴烈变得更加敬佩段亦勋。他就是整个军队的主心骨,只要有他坐镇军中便再不会有那般军心溃散的模样。
段亦勋跨下马,李珏也跟着跨下马。跟着他一并进了中军大帐。
沙盘上被吴烈用树枝划出一道深痕,那正是大宛军队行进的路线。那深深的划痕足可见吴烈心中的焦虑。
段亦勋的大拳将梁国与大宛接壤的斡州拍了个粉碎,道:“天狼攻梁未必真攻,可大宛必定想浑水摸鱼渔翁得利。那就给大宛军队来个措手不及,边州军留在边州,段家军同我去斡州。”
他想到斡州,心中就激动不已。想到能和那浑布尔一较高下,就恨自己没生出一双翅膀能尽快飞到斡州。
段亦勋又看向沙盘的另一道划痕,那是天狼大军的行进路线。段亦勋道:“吴烈,你请边州城最负盛名的辫者李璃去智城的承影军大营面见这次天狼的主帅,如若李璃此次游说成功,我梁国生机便多一分。”
这话刚吩咐完,帐外几声长呼,“将军,将军。大营外有人求见。”
段亦勋眉头一颦,此时能来军中求见的不是友人就是仇人,“你可有问清此人姓甚名甚?怎么此时来大营求见?”
那兵卒拿手蹭了蹭自己的脑袋,道:“末将只记得那人说自己姓竹。”
待他说完,段亦勋已经蹭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竹?难道是闻名天下的辩士竹青先生?”
他大步往外走,李珏急忙跟上。这个竹青和他哥哥竹漪都是天下闻名的辩士,大才。更有说法,文薇明武道功。能同时得这二人相助,必定能够一统天下。
李珏心里盘算着,眼下这个时候竹青来此是为了什么?
几人前行一时,只见大营外站着一个一身青衫的男子,一手拿着羽扇在轻轻摇晃。
这个竹青样貌平平,就连举动之中也看不出是什么大家风范,与想象之中的竹青相去甚远。李珏只小声嘟囔,“这个竹青安知他是真还是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