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2 / 2)
他以为至少要等圣上开口,宋王一支才能北上。丰王府和宋王一支,各有国内四分之一的兵力,两者相互制衡,各有心思,才能相互压制,才可能有他动手翻盘的机会。
却没有想宋王并没有来,来的是宋王的儿子。
也就意味着,他期盼的剑拔弩张,两兵交戈根本不会发生,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早就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太子之后,继位顺序是宋王之子,宋王自然没有必要跟自己的儿子作对,会安分守己呆在南边。而丰王府又何必大动干戈,说到底,天下是姓凌的,不论是叫凌霄,还是叫凌宋喆,都不会改姓丰。
这宋王的儿子是太子的堂弟,不管是从辈分,还是从血缘,又或者是实权地位而言,都再挑不出第二人选。
齐王忽然慌乱起来,他已经又等了十多年,一旦这样平稳过渡,他还有几个十年可以等待?
与太子不同,宋王这个儿子的身体可好的很!
嘉福寺内——
老王妃坐在经堂里,转着佛珠,听见外面嗡嗡的诵经声持续不断,她闭上眼眸。老妈妈从外面进来,看她这样,道:“是不是吵到您了,要不我去找方丈说说,让他们换个地方。”
老王妃叹了口气,“佛门是众生平等的地方,我还没娇作到这样。”她是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夫婿,过世的老王爷,好多年过去了,她时常来给他念经,不知道他听到了没有,有没有等她去了再喝孟婆汤。
只是这些,只有等她也死以后才能知道了。
想到这,老王妃就收了心神,她还要看孙子成婚才能死,这是她答应了老王爷的。
停下手里的佛珠,老王妃问:“是谁在做法事?”
能在嘉福寺定法事的人不多,也许还是认识的,那少不得等会要见一下。京城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多客气一分没什么坏处,这点上,老王妃就特别看不惯她儿媳妇,眼睛长在脑门上的做派。
老妈妈刚刚就是去问这些,回道:“方丈那边的人倒是不肯透露名讳,只说是为了过世的母亲做的,今年正好是整年。但是我看了近日在寺里的,似乎就只有一位小姐在。”
整年,也就是过去十年或者二十年了,听意思还没有出嫁,那不可能有二十年那么久。一个小姑娘,母亲过世十年,想必离开的时候,她年纪还小,又是一个人来寺里,看来身边并没有特别提点她这么做的长辈。
老王妃心头不免一动,倒是个有孝心的孩子,换了她过世十年,不知道丰王府还记得如此隆重的人还有几个,反正……她是不指望她那个儿媳妇的!
再想到早上那碗莱菔粥,老夫人才生出好奇来,“点心送过去了吗?没有的话,就等会儿,我亲自去送一送。”
倒把老妈妈说的一愣,不知道这忽然是打的什么主意。老王妃却不觉得这会儿的诵经声烦闷了,重新拿起佛珠来。
法事一般分做四节,一节要近一个时辰,每节之间要做一次休整,因此往往需要一整天时间。
等上午两节法事做完,舒媛从那边经堂出来,差不多是中午斋饭时间。
老王妃也从她的小经堂出来,扶着老妈妈的手,远远看着舒媛出来,身边只跟着一个丫鬟,并没有京城闺秀的大张旗鼓。
但老妈妈是知道的,低声说:“让我们的护卫也打听了一下,那边身边是有暗卫的,轻易不出来。”
老王妃轻道:“倒是生的很温婉,就是瘦了一些……我们丰恒喜欢胖的。”她打听过那个舒家的女儿,消息不多,倒是有个才学样貌都很出众的姐姐,已经出嫁了,留下这个妹妹,倒也没人说什么性子不好之类的,就是比较多的传闻,都围绕着她胖。
胖真的很难在京城找啊,京城如今都很流行纤细娇弱之气。
老王妃原本就知道丰恒眼光与众不同,所以觉得他应该会喜欢舜华的,毕竟舜华性子爽快,又喜欢舞枪弄棒,在京城算是独树一帜了。
哪知道他的眼光是喜欢胖的独树一帜呢!
但,老王妃没有泄气,她觉得她孙子还可以挽救。老王妃按了按老妈妈的手:“来,拿着点心,我们去与那姑娘说说话。”
老妈妈已经和舒媛打了两次照面了,因此出声喊人:“小姐,请留步。”
舒媛回头看到她扶着一位穿戴富贵的老妇人出来,便猜到是在内屋咳嗽吃莱菔粥的人,她有想到人家可能会来道声谢,却没想到人家亲自来了。
※※※※※※※※※※※※※※※※※※※※
老王妃:愁,为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