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三):离间(2 / 2)

加入书签

“今日我败在你的手上,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你要杀就杀吧。”

“我方才已经说过了,不想和你动手,否则的话你的人头早就已经落地了。”

执剑男子听后淡淡笑了笑,同时也放下了抵在诸葛诞脖颈处的长剑并递还给了他:

“想必你已经知道了毌丘俭和文钦即将起兵对抗司马师的事情吧?”

诸葛诞见来人果真没有要取自己性命的意思,便也不急着和他撕破脸面,转而问道:

“那又如何?”

执剑男子道:

“你的立场是什么呢?”

对此诸葛诞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回答说:

“那还用说,我自然会继续追随大将军,绝不与贼子同流合污!”

“贼子?”

执剑男子听后轻蔑的笑了笑:

“在你看来似乎追随司马师才是效忠曹魏的正道,而毌丘俭和文钦也好,张缉和李丰也罢,都不过是意图篡逆的国贼对吗?”

对此诸葛诞根本不屑反驳:

“难道不是吗?他们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却行篡权之实,屡屡在暗地里迫害大将军,丝毫不为陛下和大魏的江山社稷着想,我诸葛诞打从心底里瞧不起他们!”

“真是个天真的人...”

诸葛诞的这番话令执剑男子语气之中的嘲讽之情表露无遗,随即他反问诸葛诞说:

“我只问你一个问题,如今的大魏社稷是如何得来的呢?”

以诸葛诞的机敏,他立马就能够联想到曹魏帝国是建立在废黜大汉社稷的基础之上。执剑男子从他的表情之中看得出他已经想到了,于是便继续说道:

“无论是已故的太傅司马懿,或是现如今的大将军司马师,都和当初的魏武帝曹操没有区别,一样都是手握一国军政大权的专横重臣,天子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负责盖印的傀儡罢了。现在司马师没有行取而代之之行不代表他不想,而是时机没有成熟罢了...”

“住口!”

一听到执剑男子在自己的面前公然诋毁司马师,一向对其尊敬有加的诸葛诞当即咆哮道:

“大将军之胸怀抱负岂是你等能够妄自猜度的,我绝不相信他会这么做!”

执剑男子面对情绪激动的诸葛诞却始终保持镇定和从容:

“就算你说的是对的,司马师没有篡逆之心,可是他的后继者呢?你能够保证他们不会利用从司马懿、司马师手中继承而来的权势,一举推翻曹魏帝国取而代之吗?”

这个问题令诸葛诞没有半点反驳之力,的确,在他看来这个世上能够抵御权势诱惑的人屈指可数,谁也不能保证继续执掌魏国军政大权的司马家后继者,不会像曹丕一样。

但是这却并没有能够动摇诸葛诞对司马师坚定的忠心,他反而借此看出了执剑男子和自己说这些话的目的:

“我一直在猜测你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现在我终于知道了,你是奉了毌丘俭或是文钦的命令来游说我的吧?今日不是你的对手杀不了你,但是你若不杀我的话就回去转告他们,我诸葛诞立誓尽心辅佐大将军匡扶朝纲,绝对不允许任何叛逆之人兴风作浪!”

“奉了他们的命令?”

见自己始终无法说服诸葛诞,执剑男子露出了一丝神秘的笑容:

“就姑且算是吧,你的立场我已经明白了,不过你可要好好想清楚,自己真正效忠的人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面孔,千万不要等到自己想通的时候,才发现已经太迟了...”

离开了诸葛诞的住处之后,执剑男子并没有在安城停留而是选择立刻出城。

果不其然,诸葛诞在他离开住处之后便下令在城中大肆搜捕,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等到执剑男子离开了安城来到远郊后,他发现不远处河畔的柳树旁有个人早就在那里等候自己了,而这个人不是旁人,正是神农...

“怎么?说服诸葛诞失败了吗?”

执剑男子跨下马背之后,从神农的手中接过了盛满清水的竹筒,打开塞子之后仰头喝了几口回答道:

“这种事本来就不应该由我去做才对,要说道蛊惑人心的本事,谁能比得过你呢?也真不知道伏羲他是怎么想的。”

神农听后笑道:

“我们本来就没有打算要劝服诸葛诞,只不过是在他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罢了,等到时机一到,种子自然会发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