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廿四):泣血谏(2 / 2)

加入书签

“替我更衣,我要去上朝。”

看到陈祗现在的身体状况,家丁不免有些担心:

“大人,您的身体都已经这样了,就不要去上朝了吧?陛下也说...”

还没有等家丁说完,陈祗就粗声打断了他:

“不要废话,去把我的朝服拿过来!”

拗不过陈祗的家丁只能将朝服拿过来并替他换上,然后又按照陈祗的吩咐叫来了马车送陈祗入宫。

此时朝会刚刚开始,刘禅才刚刚入座后没多久,大臣们也都没有发言,殿门外的小黄门便匆匆忙忙的跑到了黄皓身边小声嘀咕了几句。

黄皓一听陈祗来了,不免有些惊讶,并且自言自语道:

“他怎么来了?”

这时小黄门的举动也引起了一旁刘禅的注意,他便问黄皓说道:

“发生什么事了?”

虽然不清楚陈祗顶着病体来上朝到底是什么事,但刘禅询问黄皓也没有办法隐瞒,于是便拱手答道:

“回禀陛下,尚书令来上朝了。”

当刘禅听到陈祗要来之时也很惊讶,而很快抬着陈祗的缚辇便走进了大殿之内,所有看到气若游丝的陈祗这时还来上朝,都不免有些惊讶。

不管怎么说陈祗来了,刘禅还是给了他特殊的照顾,赐给他座位。

在旁人帮助之下陈祗艰难的坐在了塌上。

见所有人都到齐了,刘禅便主动开口询问陈祗说:

“爱卿身体有恙,理应在府中修养才是,今日冒着重病前来上朝想必定有要事。”

陈祗持笏答道:

“陛下英明,微臣乃是垂死之人本不该干涉朝政,只是此事干系我蜀国和陛下的千秋基业,所以臣才会冒死前来觐见。”

刘禅笑道:

“爱卿言重了,你的忠心朕是很清楚的,有话但讲无妨。”

得到了刘禅的允许之后,陈祗强迫自己直起腰对刘禅说道:

“陛下可知魏国内部已经发生了叛乱,司马昭携魏帝和太后东征寿春,魏国中原几乎所有的兵马都聚集在那里,这正是我们北上伐魏的大好时机,故此,微臣斗胆恳请陛下下诏,再度北伐...”

当所有人听到陈祗说要北伐的时候,大家都忍不住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就连刘禅的脸上也浮现出异常惊讶的表情。

还未等刘禅发表看法,站在朝臣之列的一个人就走了出来,公开否定了陈祗的论断。

他就是中散大夫谯周。

“陈大人此言差矣,我蜀汉自开国以来对外连年交战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丞相在时国力尚可支撑,可丞相如今已去世二十余年,这些年蒋琬、费祎,包括如今的姜维都极力推动对外战争,依旧是颗粒无收,反倒是将丞相生前打下的坚实家底逐步消耗,百姓的生活也不如从前,为此我大蜀应当对内勤修德政、改善民生,暂停一切对外征伐,如此才是于国于民大有裨益之举。”

事实上谯周的这番话说出了很多朝臣的心声,这么多年过去了,屡屡伐魏却一事无成,反倒是在逐渐消耗国力,再加上诸葛亮的北伐志愿在蜀国的影响力也不如从前,所以支持北伐的人也在逐渐遁减,就连对诸葛亮格外尊崇的谯周也是如此。

陈祗咳嗽了两声之后,与谯周争论道:

“谯大人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想朝中很多人都认为我蜀国地处益州西垂之地,这里有崇山天险作为屏障、易守难攻,就算我们不对外扩张也足以自保无虞对吗?丞相的话你们想必都忘到九霄云外了吧!就算是现在我们可以自守,可是外面如同虎狼一般的曹魏也会和我们抱有相同的想法吗?我们无论是领土和国力都不如吴魏,他们可不像我们一样整日自安度日、不思进取,他们在不断的扩张自己的实力,他们之所以没有进攻我们,不过是因为时机还没有到罢了,等到时机成熟了,他们有足够的资本来进犯了,我们可以抵挡一次两次,可是同样的消耗我们经得起吗!”

他的这番慷慨陈词令许多人都哑口无言,就连谯周也无法应答,而陈祗此时也放缓了自己的语调:

“我们要居安思危才能求存,要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蚕食曹魏的领土,以战养战,这样我们才能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逐步壮大。”

说到这里,已经咳血的陈祗跪在了地上向刘禅叩首:

“微臣恳请陛下,下诏伐魏!”

这时尚书仆射诸葛瞻也带头跪在地上向刘禅请奏。

最终,或许是被陈祗这番忠义之词所感染,刘禅同意了他的建议,并且采纳了陈祗重新启用姜维的谏言,命令他筹备伐魏之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