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清算(2 / 2)

加入书签

她鼻子酸痛,声音嘶哑,几乎说不下去,但她必须得把话说完,于是高声道:“死,当马革裹尸而还。陛下不必追封也不必免罪,臣女只求陛下,恢复哥哥大周军人的身份,以慰他在天之灵!”

“朕答应你。”凌峥鸣应下。

“谢、陛下。如果没有别的事,臣女退下了。”叶宛目光沉痛,正要转身离去。

凌峥鸣叫住她:“朕知道姐姐如今心中悲愤,此事,终因太师擅自扣押粮草而起。太师封锁有关此事的一切消息,抹去全部痕迹,大概也因对此事难辞其咎、无法释怀,不想让姐姐恨上他吧。姐姐务要节哀。”

叶宛愣住。

知道哥哥叶昭遇害的真相后,她一直沉浸在深深的自责当中。粮草,是她命人从东乌运往北辽的,这么一大批引人注目的军粮却没有正规军队护卫,遭到敌军偷袭,害哥哥惨死,难道过错不是在于自作主张的她吗?

凌峥鸣的意思,是她该责怪阿轩?没错,这一切的源头,是阿轩和定远侯的政见之争,是那批迟迟不到的被阿轩扣下的粮草。

可,阿轩也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他隐瞒真相,并非想要推卸责任,否则,那时又怎会对她说出是他一手策划害死了她哥的谎话,甚至任这个谣言传遍京城,独自揽下了全部罪责?

他是怕她知道了真相,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而她确实,无法接受!

“太师他手眼通天,将我瞒得这样死,多亏了陛下,臣女才能够得知真相。”叶宛咬牙问,“既然太师瞒得如此紧,敢问陛下,如何知道的此事?”

“是国师无意间与朕提起此事,朕觉得蹊跷,才派人去查。叶宛姐姐,咱们认识太师也不是一两日了,他是什么样的人,能做出什么样的事,你我都清楚。”凌峥鸣劝道,“若朕是姐姐,心知肚明也要装作不知,姐姐现在的处境,与他闹翻,对姐姐全无好处。”

叶宛心下冷然,凌峥鸣明知依她的性子,对这事不可能装作不知,这是怕她和凌轩闹不起来,特意再点把火吗?还有国师,如今不光给陛下炼丹,随便给陛下吹吹耳旁风,就能挑拨离间,害陛下盲目自信,以为已到了扳倒凌轩的最好时机吗?

“臣女知道了。”她点头,“臣女不与他闹便是。可他无论如何,不该骗我。”

凌峥鸣打量着叶宛,拿不准她这话到底怎么个意思,难道还真不准备与太师闹了?果真如此,他这一番功夫,不全都白费了?

“姐姐能想开最好。人死不能复生,姐姐与太师好事将近,确实不值得为个枉死的亲人,毁了大好姻缘。”凌峥鸣叹息,“朕会追封叶昭为忠义将军,并且封赏他的遗孀。哦对了,叶少夫人现在仍昏迷不醒吧,可叹他夫妻二人,竟都因太师一念之差,落得如此下场。”

“陛下别说了。”叶宛喝出声,“陛下放心,臣女心中有数,自不会让哥哥枉死。嫂嫂她,也迟早会醒过来!”

“好,朕不说了。姐姐只需记得,无论发生何事,姐姐都是朕的长公主,姐姐若不想住在太师府,皇宫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

“多谢陛下的好意。”叶宛冷声道,“陛下有时间操心臣女的事,不如仔细想想,国师一方外之人,若真是神通广大一心向道,为何会掺和进这些挑拨离间争权夺利的事情中来。思静的为人陛下不会不知,她天真怯弱,与人为善,若不担心陛下,怎会那般激烈质疑国师的用心?陛下非但不对来自异国的国师起疑,反而将思静禁足,是否真的中了国师的蛊?”

“姐姐在说什么?什么蛊?”凌峥鸣面露诧异,“朕只不过这段时间身体偶有不适,请国师开了些方药,顺便向国师请教道家炼丹摄生之道。你们以为朕没查过国师的底?他是出身西凉不假,但他在各国行医,眼中只有众生,根本没有家国之别。你和思静,你们全都大惊小怪的,以为朕被国师蛊惑,要成为昏君了?朕禁思静的足,就是想让她安生一阵儿,朕是她的男人,她难道不该全身心地信任朕?”

叶宛并没答话,转身向外走去。刚刚她暗自催动体内的蛊王,尝试控制凌峥鸣。凌峥鸣没有任何反应,那便证明,国师还没有给他下蛊。看来国师尚没有全然的把握对皇帝下手,而凌峥鸣也仍保有自己的判断力,没彻底被国师惑乱了心神。

皇帝陛下或许只是想借国师的力量,过河拆桥,除去凌轩这个权倾朝野的太师吧?那便好。

凌轩自不会这么轻易就被击败。而只要皇帝仍保持着清醒,西凉的阴谋,一时半会儿就不会得逞。

至于皇帝想让她清算的她和凌轩之间的账,她,会去算得清清楚楚。

“陛下,不好了!”御前总管刘升冒冒失失闯了进来,差点儿撞上叶宛。

刘升伺候过三代帝王,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叶宛和凌峥鸣同时心惊,究竟何事能让刘总管慌张至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