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四十五章(1 / 2)

加入书签

陈忠送给叔青司府中的请柬,是管家亲自去送的。叔青司拿着请柬, 也没有太过在意。吃一杯酒罢了, 陈忠现在没有实权, 他就算去了,陛下应该也不会在意。

叔青司的夫人倒是拿不定主意,问他,“老爷, 这下个月初九……我们去吗?”

叔青司问了一句,“母亲身体怎么样了?”

“这些天有好转,吃的东西也多了, 人也精神了。”

“那就好。”叔青司点了点头, “那就去吧。”

多亏了他送来的玉青草, 老太君的身体才好转了起来, 这一份情, 总是要还的。况且只是一场寿宴罢了, 他只要不提出过分要求, 都不是问题。

初九那天清晨下了一场小雨。

正是春雨时节,绵绵而略带阴冷的雨如细线般撒下, 把整个祁城都笼罩在了一片烟雨中。百官候在长弘宫, 心情都颇为不错。

正所谓春雨贵如油, 这一场雨,也算是正式掀开了春种的序幕。如今国泰民安, 既无战事又无天灾, 如何能不让他们高兴?

“陛下到——”

初玉尘心情也颇为不错, 今日抱着阿来一起上朝,阿来乖乖地被她抱在怀里,见着这么多人也不挣扎。

“参见陛下。”

朝臣行礼的声音,倒是唬了一下阿来,竖起耳朵警惕地看了下面一眼,又安心地趴在了初玉尘的怀里。初玉尘摆摆手,“都起来吧。”

朝会没有大事,这几□□会都这样,初玉尘听了一些事情,才过半个时辰,发现大家都没什么要说的,便想了想,说道:“朕如今有一个想法。”

“朕觉得,是不是开朝会的时间可以变一变。”

众臣一下子就精神了起来,当即就有人出言反对,“陛下慎言,这朝会是先祖定下来的,如何能变?”

初玉尘倚在御座的靠背上,手抚摸着阿来柔顺的毛发,“只是说时间改一下,又不是不开了。先祖定下来的规矩,是因为当年开国政事繁多,而今国家已步入了正轨,朕一天天的面对你们,没事找事情禀告,有何意义?”

这个想法,初玉尘都没有跟柳斐然说过,可见柳斐然一脸也是思索的神色。初玉尘打铁趁热,说道:“政事繁重,自当日日早朝,可如今天下太平,与其这样浪费时间,不如让大家直接去府衙。”

初玉尘也是临时起意,倒是越说觉得越可行,“以如今的情况来看不如三日一会如何?如果是重要之事,自可给朕递折子,若只是繁琐之事,待得朝会之时,便可议论。”

见朝臣犹豫,初玉尘便说道:“朕还年轻也就罢了,五更起来也不是问题,可百官之中,总有一些上了一定年纪的,天天这个时辰候着上朝,难免辛苦了一些。不如让大家都多睡一个时辰,直接到府衙点卯。”

“这……”

朝臣们意动了啊,毕竟这对于他们来说,是真的是好事啊。谁也不想每天摸黑就到宫门前等着啊,特别这种阴冷的天气,一个不小心就会感染风寒。

至于原本应该会反对的……张松啊,被初玉尘找了个由头去整理文书去了,再度脱离了朝会的班子。

初玉尘便一拍大腿,“那就这样吧,三天后下一次朝会,今日就这样吧。”

小可子适时走出来,“退朝——”

“恭送陛下。”

朝臣议论纷纷,但不少人都是面露喜色。陈忠本是与一众武臣走在一起,突然走到了叔青司跟前,“叔大人。”

“陈将军。”

陈忠笑道:“今日末将寿诞,叔大人一定要来啊。”

叔青司便笑,“本官必定准时出席。”

一些消息不灵通的,才知道陈忠的寿宴,叔青司也会去。叔青司是谁?他是当初与柳斐然抢丞相之位失败还能升官的狠人物。可以说,除了陛下亲手培养出来的江自流,叔青司就是陛下最倚重的大臣。

柳斐然虽然受宠,可她性格和府中状况,就注定她不能和朝臣打成一片。朝臣的相处,可不仅仅是朝堂上,还有两个家族的牵连。你嫁了女儿,我娶了儿媳,后院的一切,都是相处之道。是朝中风向的转变,是朝臣关系的另一种体现。

而柳斐然没有成亲,府中只有老夫人,但老夫人几乎没有参与过任何宴席,是一个游离在朝臣关系之外的存在。这样的情况好,好在陛下放心,可坏,也坏在一旦陛下变心,柳府跌入泥土里就没有人能捞一把了。可叔青司就不一样了,他府中关系错综复杂,是老一派大臣的标准体现。

这样的大臣,更得朝臣们的心。所以一些消息不灵通的大臣,一听到叔青司会去宴席,顿时就心动了。他们就算在前厅喝酒不能搭上关系,可自家夫人在后院之中,谁说会不会与叔家搭上关系呢?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有了新的打算。

陈忠哈哈大笑,“那就多谢叔大人赏脸了。”

众臣散去,柳斐然与往常一样,给初静上完了课之后,便出了宫。正去丞相府途中,有节奏晃动的轿子突然停了下来。柳斐然掀开马车的门帘,问道:“怎么回事?”

“前面有两个男子吵起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