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民宿老板娘十四(1 / 2)

加入书签

【她还真是没完没了了?】安利在暖和的被窝里翻了个身,最近吃多了,家家户户、大鱼大肉,虽然没有称,肯定是胖了,肚子躺着都觉得鼓鼓的。安利揉了揉,温娆就像一只苍蝇一样,赶走了,又飞过来,赶走了,又飞过来,往往复复,搅得人烦躁。

【上面有什么反应?】安利吸了一口被窝外的凉气,平躺,面对着屋顶,黑漆漆的。

【有人心动,想要根据温娆的方法去开启神墓,还有人反对,二方争执不休。想开的官位高些,但人少;反对的人多些,但权利小。开墓派有刘——】

【不用说了】安利打断了291147,她斟酌了一下,开口说【你就用那个微博号把这件事情披露出去吧。把之前吴哥和西爵都加进去,再点明利害,把舆论往保护方向领。】

【是】291147开始考虑框架了,这个要一步一步来,说话的顺序很重要。“盗墓三人组后续来了……”它开始码字。

可想而知,新年的热搜话题横空出世。从吴哥三人搞笑组,到境外组织伺机而动,再到考古重大发现,最后开不开,引发舆论大讨论。

当然,人民群众的眼睛总是雪亮的。把明定陵再拿出来悔恨一番,把骊山墓再剖出来榜样一番。更有记者大过年的,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赶来李家寨采访的。

安利作为李家寨的村长,自然要好好招待,说一说老祖宗留下的告诫,找几个老头子老太太唠一唠嗑,眼含泪花,说一说对先人的尊重,再回顾一番华国文明的悠久历史传统。

多管齐下,最后华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家寨文明科考队队长都发表声明称,绝对不会开墓,尊重先人,尊重人民的情感,客观认识自身的考古水平。虽然还是有一些个喷子得理不饶人,但是此事已是板上钉钉,动不得了。温季华私拿考古遗迹中物品的事件没有曝光出来,他们还是想为这位考古界杰出学者留两分名声,只说玉佩会在博物馆内展出,绝不开墓。

过了初七,科考组和开发队陆陆续续来了,还有国际感兴趣的专家,连带着还有电视台的记者,跟踪报道了一些时日,神墓的面纱被揭开。那些古老沧桑的、磅礴神秘的雕塑巨门石刻透过屏幕被千千万万的华国人民看到,举国振奋,此可谓本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了吧,世界十大奇迹再添一位也不是不可能。

一些有能力的网友也想来看看,再加上过年期间,安利劝说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留了下来,想来一睹风采的人络绎不绝,一时间李家寨人满为患,村民的腰包都是迅速地鼓起来。当然,安利很快会让他们在迅速地瘪下去的——春天到了,小打小闹结束,要开始大刀阔斧了。

考古报告一份一份地发,各种材料准备好,建立旅游区的申请也交上去了。此地不开墓葬,外围保存良好,遗迹绵延一千余米,很适合开发,再加上周围一圈的贫困山村,批下来很快。

安利知道,只是凭李家寨一处文明遗迹干不出什么大事,遗迹虽然很雄伟壮观,但是李家寨的地理位置实在是个短板,即使通往这里的柏油路已经修好了。

除非对这些特别感兴趣的人才会千里迢迢过来,普通民众,没那么高雅,逛一圈,看看博物馆里面的介绍说明,(实际上也没什么好摆出来的,唯一好看的就是温娆的玉佩),还是要做出些真正有趣的旅游项目。

扶方的开发队当然也有这方面的考量,他们在李家寨巨门遗址和李家寨之间修了观光列车斥巨资修了隧道和山桥,把弯弯道道都绕了,连起来一来一回只要五个半小时,神的力量没有组织华国的铺铁轨队伍;

沿路种植树木,或是果树药材,等树草长好了,再散养一些山羊、兔子,路上可以看;

一个小破石洞,钟乳石没几尺的,再挖挖,打点彩灯,山洞历险;

不是还有条挺宽的河嘛,围一围,建个码头,划船观光;

危险的滑索?重新建台子,铁锁,现成的极限项目。

还有特色民宿小楼,农家乐餐馆,摘果子农场……依托李家寨巨门遗址,李家寨沿线开发出了一串旅游点。

安利之前找的刘大娘的竹编蚂蚱,也扶持一下,从扶贫基金里贷点款,开了个店。没有别的特色手工、小吃了?没关系,酸酸甜甜的糖葫芦、又辣又臭的臭豆腐、茶叶蛋、烧烤铺……你还分的清什么产地正宗了吗?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都一样,反正就图个乐呵。

在“真挚的愤青”帮忙宣传下,红红火火,李家寨正式开业了!

现在从市里驱车两个半小时,大约九点就可以到李家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