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现实(2 / 2)
今天黎保木还想跟她上山被她轰去学校了,再找下去就露馅了,她要留着做自己的靠山。姚氏接过几个板栗,“留着你吃吧。”后山她去过很多次都没看见板栗树,在她娘家屋前屋后各一棵,每到正月走亲戚的时候,她娘总会给她留点让她带回来给孩子们解解馋。
黎美玉把剩下的塞到她怀里,“我还有呢。”她不仅有还有好多,如何把这些东西不惹人怀疑地带出来,才是她最头疼的事,她总不能告诉别人她在种反季节水果,估计这里的人连什么是反季节都不知道。黎美玉的发家致富梦还没想好呢,就让现实给打破了。
那天外面下着雨,地里也没什么活,姚氏让黎美芝带着黎美玉去供销社买布,给她做身新棉衣。黎美芝不大愿意,天又冷还下着雨,出去一趟鞋子都坏了。
黎美玉倒是很开心,终于能走出去看看,“我少要点就行,给弟弟妹妹也做身。”黎美芝看看冻得脸都发青的黎保木,又看了看躺在床上的姚氏,最终去竹林里找了些竹笋叶子,用麻绳把两个人的鞋子都包起来,撑着柄破旧的雨伞带着黎美玉往供销社走去。
供销社在大河对岸,位于鸭子沟和前营子的交界。鸭子沟是几道沟的合称,前营子是山脉之间的一块平地,比于家营小些但比鸭子沟好些。
鸭子沟没有自己的学校,黎保木就在前营子上学,顾孟洲也在那里。那天晚上过后黎美玉也想开了,以她现在这种境况,见了还能怎样。半大不小的年纪,贫穷而又尴尬的现实,还不如不见的好。
出了鸭子沟口就是一条大河,河水不是特别深但河面很宽,在较浅的地方摆着一溜大石头,人从石头上走过去就到了对岸,夏天发洪水的时候,来往的人就只能涉水而过。
一出门黎美玉就打了好几个喷嚏,冷太冷了。两个人蜷缩在伞下,刁钻的雨不时被风戏弄着往两人身上飘,地上的土路泥泞不堪,一脚下去要好一会儿才能□□,拔急了鞋子就陷进去了。黎美玉走了一段很想哭,看来要致富先修路真不假。
“看啥呢,快走。”黎美芝催促黎美玉,又没到年底,做什么新衣服。
黎美玉的心拔凉拔凉的,出了鸭子沟放眼望去全是山,她还以为能看到个美丽新世界呢,等到了供销社以后,更绝望了。门口贴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门槛很高进去的时候差点还被绊倒了,里面的空间也不大总归要比其它的破屋子气派些,墙上贴着许多手绘的宣传画,木质货架上凌乱地摆着些必需品,就这样柜台前还围了好几层。
许多人来这里只是为了过过眼瘾,并不买。什么东西都要票,哪有那么多买的起的,黎美芝小心翼翼地从口袋中拿出两张三尺的布票,挤了进去交给了售货员,底气十足地说了声,“换布。”
售货员从一旁的柜台上摊开一匹布,拿出长尺子一量利落地画了条白线,用大剪刀咔嚓咔嚓剪开叠起来递给了黎美芝,黎美芝接过来塞进衣服里,拍了拍黎美玉的头,“走吧。”黎美玉扭头就走倒是让黎美芝小小诧异了下,这丫头每次来总要磨蹭好久扒着柜台看个没完,今个只在屋檐下躲雨连进都不进来,“玉,你咋啦?”
“我怎么才能赚钱?”
黎美芝笑她,“你要钱干什么,又看上什么好吃的了?”
“我看她们拿鸡蛋换东西,鸡蛋能卖钱吗?”
黎美芝抿嘴,用手点着她的脑门,“我跟你说不许你打家里那两只鸡的主意,咱家开销可全指望那两只鸡了。”
在这个多养猪少养鸡不养羊的年代,她家连个猪都没有,油盐酱醋全指望那两只鸡下的蛋,没有副业不能致富,人们都信奉着宁愿做社会主义的草不愿做资本主义的苗,所有的特殊的、长歪的苗头一律被扼杀,不能随心所欲一切按计划走。
脚上的鞋子已经看不清模样,包在外面的那层竹叶早掉了,雨水混着泥土钻进鞋子里又冷又脏,黎美玉望着雨中的鸭子沟,第一次不得不面对现实,年仅11岁的她又小又弱,还没有翻天的本事能在这里掀起一股巨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