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9.042 水车落地(2 / 2)

加入书签

第一次,阿苏南真真切切地见识到了普通夷家人的战斗力——即便是挑了一个相对容易的安装地点,河堤跟水面的距离仍然在米以上,而水车的个头巨大,兼之刀莱河的落差大,水流湍急,在不借助任何机械辅助的情况下,安装难度可想而知。

刚开始阿苏南还以为巫士们会帮忙,毕竟现在朗阿山上的巫士都是论堆卖的,他在河边就看到了好几张熟面孔,闲着也是闲着,装个水车而已,于他们来说还不是分分钟搞定。哪晓得伊落说他们是过来围观的,这些个巫士还真就是过来“围观”的,半点要动手的意思都没有,而寨子里也没有半点要让他们动手的意思。

于是,阿苏南有幸目睹了平日里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墩实汉子们如何搬运巨大的水车,如何跳进湍急的水流,如何攀住绳索在河壁上飞来荡去……看的出来他们此前进行了周密计划甚至很可能还经过演练,几十个男人配合严密,虽然安装过程中有好几次都惹的所有人大声惊呼,但每一次都是有惊无险,仅仅用了三刻钟,巨大的水轮就给牢牢固定在了河堤边上。

岸上一片欢腾,又过一刻钟,一个古古怪怪的大家伙稳稳竖立在刀莱河边,与斜对面那台“真正的水车”遥相辉映。

随着两百年朗阿寨的第一位巫士阿苏措踩下第一脚踏板,水车成功运转起来,当第一筒水落入水道,欢呼声响彻整座朗阿山,阿哥们争先恐后往河边挤想要去踩水车,生怕轮不上,阿朵们则拥在一起大声为他们助威,所有人都在笑都在叫,好些人都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更有年长的老阿妈虔诚地爬行到引水渠边,想要喝上一口刀莱水……

更多的人接二连三地匍匐于地,流着泪含着笑亲吻大地:感谢上苍!感谢朗玛神!

一位大嗓门的阿叔大概是无处宣泄胸中的澎湃之情,冲着头顶的朝阳四面的群山举起双臂,大吼一声“朗阿山上来了水啰”,马上就有人往下接,“脚踏水车送入田喔”,吼声很神奇地有了一点点山歌的味道,咐和声四起,大家一起开口:“送入田喔送入田”,这一回,干脆变成了“凤冠花开节节高”的调子……

接下去,一个好嗓子的年轻阿妈放开歌喉,引吭高歌:“朗阿山上来了水哟,脚踏水车送入田。”

所有人笑着跟调:“送入田!送入田!”

年轻阿妈又唱:“年年都有好收成哟,家家户户仓房满。”

“仓房满!仓房满!”众人再次跟着一起吼。

再然后,就变成了男女老少大合唱:

“朗阿山上来了水哟,脚踏水车送入田。年年都有好收成哟,家家户户仓房满,仓房满!仓房满!……嗬嗬嗨!”

“节节高”歌调的特点就是反反复复的咏唱,一次更比一次快,于是,同样的调子同样的歌词,被他们反反复复“吼”了三遍,一遍更比一遍快,一遍更比一遍激昂,到最后感觉嗓子都被调子带着在“跑”,一口气赶下来,好似气都要缓不过来,却宁死都要一边跺脚一边吼……管他嗓子好不好,管他会不会跑调,所有人都加入进来,随着最后一个“嗨”字收音,全寨子老老少少相顾大笑。

震耳的笑声当中,阿苏南双手捂住脸:尼玛,尬唱什么的,今天算是亲历了一回,太不好意思啦!

不过话说,吼的好开心,而且寨子里的阿爸阿妈们都好有才,现编现唱,还朗朗上口,夷家山歌就是这个样子来的吧?……妥妥的民间艺术家啊这是!

……

这一年的夏天,朗阿山上,刀莱河边,一共竖起了六架人力水车,其中两架在朗阿寨,而在此之前,巫力水车也已经安装完毕并成功送水。与此同时,迫于乌衣神庙栎神侍的强硬高压,朗阿寨的乡邻们相互间置换了田产,不能说完全公平,至少做到了各家都有受益。

这一年的夏天,也果真如老人们所言,整个后巫夷都雨水稀少,干旱如瘴雾一样在山间漫延,最糟糕的地区产量只及往年的三成。所幸朗阿寨不在此列,他们的损失非常小,只减少了半成,而今年寨子里家家户户都有额外收入,这点损失还担得起,人人都说若不是脚踏水车来的稍迟了一点,说不定打出来的粮食不减反增。

多亏了巫士大人!多亏了脚踏水车!

此后半年,脚踏水车由朗阿寨刀莱寨迅速往外扩散,在后巫夷遍地开花。

待到来年三月,朗阿人又一次踏上前往乌衣寨的山间小道,所过之处,每个寨子都增添了一道唤作“朗阿水车”的风景。落脚的寨子更是挪出木楼,备下好酒好菜,殷勤款待朗阿贵客……从朗阿到乌衣,朗阿人再也不用一路都睡营地了。

……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的朗阿寨,地里的庄稼成熟在即,寨子里家家户户都在为秋收紧张备战,而阿苏南和他的家人们,也正在满心期待着秋祭天的到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