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86 二卷尾声(1 / 2)

加入书签

086 二卷尾声

阿苏南的演讲大获成功, 他独一无二的治水理念惊艳了所有听众, 自今日开始,阿苏南这个名字正式进入巫夷最高管理层的视线。

此后伊落邀请众人去实地察看, 正好遗迹这边聚集了六只大雕,每只搭载五六人, 分两轮即可。

阿苏南陪同的都是“技术人员”,当中有好几个都是普通人,原本他还担心凤官儿要出妖娥子,谁知中二鸟也有自己的价值观:普通人它拒绝搭载,但是, 能够与大巫士共处一堂的, 必定都不普通,跟有没有巫力不相干……听听,连一点错处都挑不出来,把阿苏南堵了个无话可说。

最搞笑的米萝, 讲演也听了,实地也去了, 傍晚时候她拿着纸笔找上阿苏南, 可怜的小姑娘都快哭了,因为, 她没听懂!

于是阿苏南又是讲又是画给她开了一堂小灶,到最后, 一篇简稿有一半都是出自阿苏南的手笔……对于米萝, 他倒是不太苛刻, 毕竟只有十五岁,还是职场的新新人类,不能要求太高,可爱又努力的小朵朵谁都会怜惜!

此后的事情,调集人手,实地斟查,做总筹划,各种预算……诸如此类,这些事情通通超出阿苏南的能力所及,基本上他就只有旁观学习的份儿了。

巫夷的国家机器一旦开动起来,速度也是极其惊人的,几日时间,前期人员纷纷到位,当中包括月街和垅关两所学馆专功水学的长师(这几人都有参加阿苏南的讲演会),他们的得意弟子,农商司水利院的专职治水官员,以及负责提供安全保障以及巫器操作的一干中低阶巫士。

到得此时,阿苏南基本上就没什么用处了,他也乐的走人,毕竟前后两世他都是文科生,他只负责提供理念,至于如何变作现实,那是专业人员的事情,他就不参于了。

*—*—*

时隔半月,阿苏南再次回到木关月滩,先去《迁移火线》编辑部,恭贺首期大获成功,然后马上处理迁移司的各项公务,忙的一塌糊涂。

离开之前他从游民中招募了文书和账房助理,结果他刚把人招进来就失踪了,紧跟着连迁移司的督长大人都找不到影儿了,公务积了一大堆不多,还害的几位新雇员担惊受怕了半个月,生怕好不容易才找到的活计又泡了汤。

这几位新员工还真是不错,老板不在,该做的事情一样没拉下,当然,这些天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无所事事,但这个是阿苏南这个老板的问题,不关他们的事。所以,为了安抚(?)几人,阿苏南马上给他们安排了一堆活计,事情多到连阿苏南都觉着不太好意思,这几位却是心下大定,欢喜的不得了,一个个跟受虐狂似的。

如此耗掉大半天,等到他终于带着护卫赶到游民营地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下,快到晚粥时间了。

仅仅半个月,游民营地已经出现了诸多变化,十二座木棚子全都加装了带有窗户的四壁,至少看起来像是屋子而不是棚子了。屋子里面,在一众草席之间,出现了四十余张矮床,这是木器组这些天赶制出来的。营长速越陌制定了“幼童优先”的分配方案,按照娃崽的年龄排序,孩子越是年幼越早分到木床,阿苏南认可了这一原则。

除此之外,早晚的粥饭中多了野菜,他离开后才开始建造的四栋木楼即将建成,种菜组已经翻了地播了种,运粮组刚刚运回来第一批粮食,厨房后面建起来一间小屋专门储存粮食,修路的人手已在招集之中……

速越陌陪着他在营地之中一边转悠一边介绍,阿苏南看了连声称赞,由衷的道:“我不在你也打理的井井有条,这段时间真是辛苦你了。”

速越陌不敢贪功,连忙道:“多亏了几位巫士大人,他们捐助的善金帮了大忙,拢个多人等着吃饭,没有银钱,啥事都做不成。”

这件事还真是多亏了朗阿蛮诺阿亚以及伊落的阿妈阿什芊绘。拍卖会一结束伊落就走了,阿什芊绘手上拿着善款却不知如何使用,只好招来朗阿蛮和诺阿亚,这两人跟着阿苏南进进出出,对于他的计划心里大致有数,于是三人一起拿了主意,给了速越陌一笔钱救急,这才坚持到阿苏南回来。

速越陌又道:“大人您离开之前让我招募人手做整个营地的筹划,前些天已经做出来了,但大人您不在,我们也不敢擅自修建,所以只开工了四栋木楼,等您过目之后,另外十二楼马上开工。”

接过速越陌递过来的营地筹划书,阿苏南翻了翻,发现这份筹划书做的清晰明了,还挺专业的,于是道:“把做筹划的几个人都留下来吧,你给他们找个差事做,等到多余的房间出来,优先安置这几人。另外再挑一栋位置便利的木楼,不用特别大,改作公事楼。”

速越陌不解:“公事楼?”

“对,以后迁移司的公事房就设在营地当中,我们自己有地有房,没道理给滩外坡上的房东送钱。”

其实营地这块地的归属还没有搞定,但他觉得现在他问垅关神庙要一块没用的林地,应是不难,就算现在不给,过不了多久也必定会给。

阿苏南又问:“这四栋新楼可以安置多少户人家?”

“这几栋楼都是三层高,全都按您的意思做了隔断,一共可以住下一百零九户人家。”

阿苏南点头,正要继续提问,就听到钟声响起,一连敲了六下,随着钟声,人们开始向厨房聚集。

速越陌:“我们现在也敲早晚钟了,晚钟也是下工钟,大家直接到厨房领饼领粥。”

阿苏南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子,粥还算是比较稠,大部分男子都可以领到两到三个饼,女子一般只领到一个,也有一些人一个都没有,速越陌解释说没领到饼的都是今天没有轮到活计的人,现在营地里活计多,一般三四天才会轮空一次。

对此阿苏南还算满意,但是,有一个发现却是让他颇感费解——大家的神情不对,好些人都无精打彩的,完全看不到他离开前那种”死里逃生“之后“终于有了奔头”的开心和干劲。这完全解释不通,要知他们现在的日子比他离开之前好了很多,至少不再是随时都面临饥饿的威胁。

正要开口询,却见几家子十来口子人畏畏缩缩地走过来,当中有个中年男子站出来,用一种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他,应该是鼓足了勇气,才结结巴巴的开口:“大人,大人……我、我们这几家的娃、娃崽身子骨都、都不好,老、老是生病,我们可不……可不可以,不去……”

阿苏南完全摸不着头脑,他甚至都听不明白他的话,可男人一看就老实巴交的,讲这几句话貌似已经用光了他所有的力气,抖抖索索讲不出下文。

阿苏南只好迷惑地看向速越陌,速越陌苦笑:“他的意思,该是在问大人可不可以让他们几家人都留在游民营。”

阿苏南不解:“有人不让他们留在游民营吗?”

速越陌继续苦笑:“最近我们听到一些消息,说是所有游民都要被迁往一处蛮荒之地,开荒种地。”

他瞄了瞄阿苏南黑下来的脸色,继续道:“还有人说现在给我们找活计做,发饼子吃,就是因为那个地方存活不易,以前迁过去的几十万人都死光了,这是想让我们过去之后活长一点,多做一点活。”

阿苏南竭立压下怒火:“谁讲的?”

速越陌道:“大家都在讲说,我觉着很可能是有人造遥,但找不到造遥的人,好些人都信了。”

阿苏南不说话了。

这就是流言的破坏力,它可以把一件没影儿的事情讲的有鼻子有眼睛,若是已经有了一点点影子,更可怕,它可以加油添醋肆意歪由,很容易就做到混淆视听颠倒黑白。而且,你还查找不到这些流言的出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