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张云葶(1 / 2)

加入书签

“所以……我要接的节目是《佳偶天成》?”张云葶捏着薄薄的一张流程单子,秀致的脸上露出些纠结的神色。

“这……是不是哪里出错了?”她有些茫然,“我,我不是说参加个和曲艺有关的节目嘛。”

张云葶很小的时候,就被爷爷带着学习木偶戏了。提线木偶,布袋木偶,别的小朋友在玩洋娃娃的时候,她已经跟着爷爷,站在小凳子上,拿着木偶娃娃唱着晦涩难懂的戏词。

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小小的张云葶,在爷爷手中一件件精美的小衣服的诱惑下,成功的被带入了木偶这个行业中。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木偶戏的传承人,却越来越少。

年仅11岁的张云葶正式拜师,跟着剧团开始演出。

那时候的她,已经可以在爷爷的教导下,细致的修补手中的木偶,也可以偶尔上场给大家表演一小场。

可她年岁渐渐大了,学业繁重。上了初三后,妈妈和爷爷大吵一架。

“孩子还小!学习的那么累,成绩也不是不好!天天泡在这剧团里像什么话!”妈妈是心疼她。每天晚上回来,还要坚持了练着两个小时的戏。她初三了,要上高中了。

爷爷不是个老顽固,但他喜欢木偶戏,喜欢了一辈子。他表演了一辈子木偶戏,剧团得了好些奖都是他排的戏,他退休后还返聘他做了顾问。

“葶丫头学了这么多年,你说要放弃就就放弃?十年的心血,你问问她愿不愿意!我这木偶戏难道就养不得她一口饭?”

妈妈红了眼圈,她生了一儿一女,儿子上了高中,是人人夸赞的大学生,如今去了北京念大学。女儿却混在这个不知名的小剧场里,她分明有着更好的前途!

两人谁也说不过谁,还是爸爸打了圆场,“让葶丫自己说吧。”

当时的张云葶正给自己新做的人偶上妆呢。一笔一划,最需要的就是心静。妈妈喊人的时候把她吓了一跳,手一抖,大红的颜料就粘上了木偶雪白的脸颊,她低低的喊了一声。

妈妈没有听见,“婷婷,你说,到底是要继续读书,还是继续唱戏。”

张云葶被这一打岔,手中的动作也僵了。

“读书?我……唱戏也能读啊。”她满目的茫然。

“读什么!”妈妈拿着她的成绩单,“你看你最近的成绩,这几次月考,不说年级前三,班级前三都没你!”

她无措的接过那张单子,张云葶的成绩不算拔尖,但至少都在年级前十徘徊。但最近因为剧场排新戏,她那天考试有些昏沉,所以才考差了些,可妈妈却对这个特别在意。

也是,哥哥的成绩次次第一,她这个做妹妹的,是丢人了。

想到学校里同学看向她的表情,张云葶抿抿唇,“那我……不读了罢。”

妈妈听了这话,气的要打她。还是爷爷拦住了。

“家里不是没钱供你读书。”他说,“读吧,反正就最后三个月,读完了,再回来。”

妈妈抽泣着被爸爸带回了屋,爷爷也叹着气走了。

张云葶回头一看,木偶的颜料早干了。一团红艳艳的染料干在了脸颊一侧。

“真丑。”她叹气,却不再动手祛除那块污渍,而是收起了工具,连同那一个木偶,一起关进了箱子里。

然后,她拿着昭示着一落千丈的成绩,踏出了门。

张云葶底子好,不过三个月,又稳稳的占据了年级的前三名。升学上了市里的一高。

爷爷知道了消息,只能叹气。

一句知道了,张云葶在高中三年就再也没回老宅了。

有一次过年,她捂着通红的手问,“爷爷,为什么不让我回剧场了?”

爷爷笑了一下,满是皱纹的脸上,有沧桑,有悲切,“葶丫,你喜欢木偶戏吗?”

“喜欢的呀。”

“要是喜欢,就等你上了大学继续学吧。”

“可是这么些年,我肯定忘了啊。”

“不会的。”爷爷看着她,“只要你喜欢,这里就忘不了。”

她看着爷爷指着心脏的位置,好像知道了什么。

再遥遥看了眼那个房门紧闭的屋子,她站在老宅高高的门槛前,“那爷爷,我的东西,你给我存好。上了大学,我回来拿。”

爷爷看着她的眼神,是欣慰和哀伤的。张云葶一直不懂。

直到,她在拿了大学通知书的那天。

“葶丫,你还想拿回木偶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