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开学报到(1 / 2)

加入书签

8月16号早晨,一家人装着满满一后备箱的行李早早地从家里出发了。

半夜两点才休息的杨雨歆歪在了后座上,争分夺秒地抓紧时间睡觉,毕竟这一天也即将是忙碌的一天。

10点半左右赶到了安达中学。

但是,校门口已经没有地方停车了,从学校门口延伸出来很长的一段距离,汽车一个粘着一个没有丝毫空隙。今年应届生和复读生的数量庞大可见一斑。

杨雨歆的爸爸把车停在了离学校门口有一公里的地方,全家人都看着那一堆行李发愁。寝室的床单被罩、生活用品倒是没什么,最沉的是那一摞摞秤砣般的书、练习册和笔记本。

这个时候有眼力见的当地人就凑了上来说给80块钱,就可以帮忙把书和被子运到学校里。于是他们就给了80块钱,看着老乡用扁担先后把书和被子挑到了她的寝室。

杨雨歆的寝室在一楼,是个8人寝。

按照班主任发的开学通知,她很轻松地找到了自己的寝室,一推开门,里面站着几个小姑娘正在收拾自己的东西,还有一个家长在帮着铺床。看着她进来了,大家相互打了个招呼。

这些就是她的新室友了。

靠窗下铺的那个室友看样子来得很早,东西都已全部打理妥当了,床单平整,被子像豆腐块儿一样,她本人这正气定神闲地坐在床边吃着肉松卷。看到杨雨歆来了,赶忙端着肉松卷的盒子跳到了她面前,请她吃了一个。

然后她找到了写着自己名字的床铺,在另一个靠窗床位的上铺。杨雨歆的妈妈努了努嘴:“哟,又是上铺,要是在下铺就方便了。”她倒挺喜欢上铺的,脱了鞋子爬上去用带来的抹布擦了擦棕垫上的灰尘。

挨个铺好妈妈从下面递上来的褥子床单和被子。接下来把衣服和零碎的东西放在了写着自己名字的柜子里,行李箱推在角落里,盆子和洗护用具搁在了阳台上,顺便晃了一眼厕所,看见淋浴都齐全。

在杨雨歆整理东西的时候,几个室友都先后去了教室,因为班主任还在教室里等待着大家报名。

杨雨歆把东西大致归位后也和父母去了教室,让奶奶在寝室待着休息。

学校的地形图是这样的,最左端是寝室楼群、运动场和两个食堂外加一个小卖部,学校正门对着的是行政楼,行政楼前面有一个大花坛,花坛的两侧是两栋对称的教学楼,每栋教学楼在空中都呈现“E”形,这里是高一到应届高三学生学习的地方。

他们复读生有专门的一栋教学楼,在学校版图的最右侧。教学楼在空中呈现“コ”形,中间连接的一竖的地方是老师的办公室,其他两横是学生的教室。一共有5层,而杨雨歆的教室恰恰在5楼上。他们从寝室走到教学楼的楼下都花了近10分钟的时间,要爬楼梯的时候杨雨歆在心里感叹以后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也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