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72.四三 我没想法(2 / 2)

加入书签

“未央多我一人不多,少我一人不少。无非是永巷又要上报我在冷宫不吃饭,再就是——”良平义说着噗嗤一笑,“昆提此女,怕是没法等到我约她品尝南国美食了。”说着便将自己扮男装时把昆提撩拨一番之事说出。

“昆提还会吃锅望盆?”卉紫诧道,“传言她不是为了嫁给陛下吗?”

“嫁给一国之君的概率小之又小,你还不许她退而求其次、多备些人选吗?”良平义不屑道。

“备胎?你是备胎啦?”卉紫说着,不由得向后一躺,咯咯咯地大笑起来。

“笑。”良平义故作不悦地翻了个白眼。面饼在火上嘶嘶地冒着焦香的烟气,她透过烟气看着跳动的火焰,陷入沉思。

其实她行至平阳县境内时,还接到过长安来的黑鸟送信。信上只说,昆提越发低调谦和,频频走动后宫,似在暗中观察、择木而栖。但自过了河东平阳之后,那鸟便飞不过来了。

不知长安城内,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平阳公主坐在卫子夫一侧,一边与其笑谈家长里短,一边看着刘据带着卫伉嬉笑打闹。

“娘!娘!椒房殿好多好玩的!”卫伉跑过平阳身边时,奶声奶气地喊了一句。

平阳本能地伸手作势去扶卫伉蹒跚的脚步,但见其并未倾倒,便笑盈盈地点头。卫子夫细观着平阳眉目中难掩的喜悦与母爱,欣慰的同时也有些凄然。

转眼卫伉也到了满地奔跑的年岁,因着一直带在平阳身边教养,卫伉与她很是亲昵。卫伉也认得阮木槿,但以他的年岁还不知当年发生过何事,故而每每见了木槿也只怯生生地称一声姨娘。作为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自然晓得卫青家事的愁苦之处,这一声声“姨娘”,对于那个本分却心思坚毅的阮氏女子来说,何尝不是在心上扎了一刀又一刀。

好在阮木槿身边有了小卫伉两岁的卫疑,和冬天刚分娩的三子。三子刚降生,便有人以一匹光亮健硕西域宝马为礼上门道贺,卫青大喜之下,为三子取名为騧。对此平阳自然喜忧参半,只怕更为强烈的是心头难掩的幽怨嫉妒,因此越发用心地对卫伉养育栽培,卫伉自然也与阮木槿越发疏远。

小家对大家,家家都一样。

卫子夫边附和平阳的话语,边暗自想着。她低头饮了口姜水驱解寒意,一口下去,碗盏见底。她正欲唤喜珍,平阳却先叫了人来。那人提着小木桶上前替卫子夫增水,又殷勤地替其搅动了勺子散了散热气,而后才双手奉上碗盏。

卫子夫有些诧异地看着眼前这陌生而又风格迥异的婢女,迟疑地接过碗盏,问道:“你是——”

昆提赶紧退后两步跪伏在地,恭谨谦卑道:“奴婢昆提,目前侍奉在陛下寝殿。”

卫子夫一下子想起来,前阵子胡婕妤至此问安时无意间提到的,就是此人。听闻这婢女确为待诏政殿外专职服侍陛下之人,故此在宫内行走时也极其傲慢,出言羞辱胡婕妤不算,似自以为会如当年的顾问卉紫一样得宠册封、飞上枝头,故连皇后都不放在眼里。

卫子夫心下先入为主生了一股不喜之感。这胡婕妤莽撞阖宫尽知,性情一贯无脑暴躁,受辱而不敢动手责罚实在不是她风格。这昆提既有手段令胡婕妤隐忍,也不无可能敢羞辱皇后。

但她毕竟是公主家所出——而今又特意借话家常为由将其带到椒房殿拜访——卫子夫瞟了平阳与昆提一眼,不动声色提盏饮了一口热汤,接着便转为笑脸道谢。可转身放碗的时候,又有些苦涩:

她本善良无争,许是上天保佑,她安然过了几个年头。李夫人的得宠让她知刘彻的善变,卉紫的到来让她知自己韶华已逝。可这是一个人经岁月洗礼所必经之路、必然结果。可究竟自何时起,身边开始暗潮汹涌?

自这日昆提来过椒房与卫子夫有了一面之缘后,便开始三五不时地问安拜访,时而带些吃食来,时而来帮着喜珍做些活儿,动作倒是麻利的很。且她态度谨慎谦和,服侍周到细致,全然不似胡婕妤口中所述自视甚高目中无人。可越是这般,卫子夫反而越发觉得此人不可信,可伸手不打笑脸人,她也无法责备乃至遣走昆提,只得每次与她尴尬聊上几句,而后由她忙活。

可卫子夫始终不知,公主助昆提结识她究竟是何意。

卫子夫再猜也无用,因为平阳根本没有用意。只是她拿着昆提送出的信件比对后,发现几乎所有臣子都在以某个频率反复出现,根本无从探知陛下更常见谁、更信任谁。她还道是昆提不满长御身份,心中有小算盘,便适当地放了点甜头,给她通了条与卫子夫结识的路。

过些日,便是宗亲近臣女眷相聚的春日宴席,此事由卫子夫主管,昆提若能参与,便能结识臣子家眷。那些夫人小妾见昆提侍奉御前,必然上赶着巴结,那么战后择取大司马人选之时,若想通过这些女眷游说众臣,也是手到擒来。

而昆提想得是另一回事。这春日宴席,并非所有姬妾都可参与。那能出席的,便是她日后之路的阻碍,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