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九章(2 / 2)

加入书签

殿试在即,三人也无心闲聊,各自说了几句便散了。

谢仪吃粥后,在书桌前坐下,看着整洁的桌面有些莫名感慨,未料到真的踏入了科举的最后一步,这种倒错的异样让人思绪漂浮,软绵绵的毫无实在感。

她之前和刘若然说的并非虚假,刘若然的性格谨慎坚毅,看不得部分丑恶,然谢仪并不能相信他究竟会如何做。

这并非谢仪不相信刘若然,而是世事发展,人心难测。

如同谢仪信任张太远,也同样信任两位友人,但她绝不可能主动把她的身份告知,这非是猜忌,而是各有底线。许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其他的想法,走到今日,谢仪把目前的情况理了理,心中已经是满意了。

她轻呼了口气,把半阖着的书本打开,从夹着书签的页开始仔细往下看,心中没有丝毫的波动。

窗棂温暖,淡淡的一层光晕散落,透着几分热意,散养着的小黄鸟在屋内飞了一圈,落在了窗台上,那处散落着碎果子,是特地给它留下的。

小黄鸟时不时扑扇翅膀,昂着小脑袋叫唤几声,毫不留情地把小零嘴给吃光,这才从窗台滑落,啾啾地飞到了谢仪的书桌上。

冰凉的书桌在阳光下渐渐发暖,小黄鸟的爪爪踩了几下,又蹦跶到了画缸里面。

画缸几乎全满,里面皆是谢仪随手画好的画,也没有如何精心摆放,就这么安插在了各处。

一时不错,小黄鸟扑通掉了进去,裹挟在脆弱的画纸里,紧张得啾啾啾起来。

谢仪闻声而来,站在画缸边,无奈地发现根本看不到那一小搓黄色。

取开画缸里面的小部分画卷后,谢仪才从画缸底部扒拉出来一只恹恹的小团子,小黄鸟在谢仪的掌心打了两个滚,团成一团子不肯动了。

谢仪忍不住轻笑起来,绽放的温暖笑意从眉眼流淌,弯弯的眼眸清亮,连带着淡淡的气息都变得柔和舒服起来。

她收拾了画缸,捧着小团子回到位置上。

小团子安静窝了好半晌,这才从谢仪怀里出来,又神赳赳在桌面上迈步,活似个娇蛮的小性子。

谢仪又笑了笑,这才垂眉继续看书。

……

王府。

偌大个王府向来冷清,除了管家及几个下人,倒没有几分活力,安静得如同偏远角落。

张贺每每过来时,都深感这处就是一个冷冰窝。

他到书房的时候,两侧坐落了不少人,熟悉的陈初仁等,以及隔壁两位不太熟的,再加上那位赫赫有名的邱敏,张贺一和这位对上眼,就立刻移开了视线。

这位的能耐可当真是能耐,张贺可不想被他算计上。

赵筠没有那种让人等着的习惯,早就在主位坐着,只是周边站着两人,似是在汇报些什么。

张贺行了个礼,也没叨扰,麻利地和诸位同僚打完招呼,就在陈初仁边上坐了。

陈初仁老神在在,初夏时节,手里还捧着一壶热茶。张贺看了眼,嘀咕着也不嫌弃烫了手。

“别在心里埋汰人。”

陈初仁悠哉地掀开茶盖,吹着茶沫,嗅了几口茶香后才抿了一口,缓缓闭眼,似是在感受着这口浓茶。

张贺已经不是第一次被陈初仁看破心思,完全没有心里说人花火被戳破的感觉,反而是晃着脑袋说,“这可不是我说的。”

他的嘴巴可没动。

陈初仁瞪了他一眼,这才慢慢把茶盏放下,双手插着袖口慢悠悠道,“和弟妹说好了?”

张贺苦笑,这陈先生可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王爷在京城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早前就预备着要离开,若是真的离开,张贺自然是跟着王爷走。

陈初仁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全然没有张贺的愁眉苦脸。

他捋着胡子道,“眼下事情不少,别在京城逗留。”陈初仁的声音又快又轻,张贺闻言也点头,算是应下了陈初仁这告诫。

张贺原本也是打算早早让家中人远离京城,去往王爷的驻地。

躬身站在赵筠身前的人散开,露出他端正严肃的模样,他眼锋如刀,含着寒意,开门见山道,“太后欲调各地精锐入京留守,以固城防。”

此言一落,满室寂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