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四章(2 / 2)

加入书签

赵筠选择兵分两路还真是正确的选择,不管把冉妃送去哪里,都比在宿州安全。

谢仪听着隐约的利器相交声,被亲卫带着藏在了幽静处。

“大人,切莫出声。”亲卫缩在谢仪身边说道,如虎豹的锐眼谨慎地扫着每一个可能出现疏漏的地方。

王爷一路上对谢太医的照顾都落在他们眼中,且谢太医路上也帮着几个兄弟解决了一些身体的小问题,这让亲卫在心中对谢仪也带着感激之情,自然护得紧。

谢仪从后面掏出来小团子,催促着它飞离后,这才凝息听着那黑暗的动静。

按理说,赵筠带着人过去后,虽不知人数多少,但是先发制人,且这些亲卫一个个也是好手,不该有问题才是。

但是谢仪也清楚,埋伏的人在暗,他们在明,王爷带着人赶过去,也不一定就在上风。只是哪怕提神任着他们夜半偷袭,也不是个办法。

谢仪乱七八糟地想着,就听到身边亲卫轻之又轻的动作。

谢仪心中一凛,有人来了!

谢仪的听力自然比不上他们,但是仔细听后,也听到了轻微的沙沙声。

这沙沙声带着极度刻意的收敛,若不是屏息凝神,是丝毫都不会注意到,这比之风声又轻柔了许多。

浓密的灌丛挡住了谢仪的视线,却也挡住了外面人的视线。

三个黑衣人悄然潜入营地附近,脚步轻缓,像是在刺杀前的潜行。

奈何他们注定扑空。

谢仪听到一声压低的疑惑,“没人?”

“不可能,虽然那些亲卫都被引走,怎么可能不留人在营地护着主子?”

最开始说话的那人怒喝,“甭说是谁,这里鸟不拉屎连个人都没,该不会是邢老三的情报出错吧?”

沉默的第三人慢慢开口,“情报没错,错的是我们。”

“赵筠在那里。”

谢仪透过灌木丛的些许缝隙,看到了那第三人抬手指着背后的方向。

“不可能!他乃是王爷,怎会以身犯险……”最先说话的人还没说完,就被第二人打断了,“闭嘴,别忘了他是何身份!”

“撤!”

第三人果断地说,握着寒光闪闪的利器谨慎地说道,颇有种风紧扯呼的姿态。把刀锋背在身后,脚步轻点立刻往后倒退。

他的动作轻巧而缓慢,如果让谢仪来说,在不知道这里有人的情况下,的确能掩盖掉大部分被发现的可能。

谢仪屏息不动。

她感觉到了她身边亲卫拔剑出鞘的动作。

但比亲卫的剑更快的是一道劈裂黑色的锋芒,在斑驳树叶透下的点点银白中显得愈发锐利!

赵筠猛地出现在他们面前!

谢仪没料到他如此快就反应过来这背后的偷袭,而亲卫在看到赵筠的时候就已经冲了出去。

谢仪挪动着酸涩的脚踝,往灌木丛更深处避了避。她的拳脚功夫还算可以,但是也只是在学院中和普通学子相比拟的姿态,但是和这些真正危险的东西相比,谢仪的力气就不算好事了。

她的确有怪力不假,可手脚可不如这些常年厮杀的人灵活。

偷袭三人错误地估计了赵筠的能耐,再加上还有亲卫在侧,眨眼间就被砍倒在地,从怀里滚出了几个药瓶。

谢仪眉心微动,怪不得他们会敢来偷袭一个常胜将军,原来是打算下药!

那隐约厮杀的动静越来越小,像是有一方已经被完全压制了,谢仪松了口气,却是想道,他们的伪装还是被宿州的人马给看破了。

如果有人真的熟悉赵筠,那也的确能勘破这些,但是贸贸然派人来袭击,这可不是个明智的选择,谁不知道赵筠本身就是个武艺高超的人,身旁的亲卫又不是吃干饭的,这一出……

谢仪猛地一惊,从灌木丛里钻出来,冲着收剑的赵筠言道,“王爷,人全都扣下了吗?”

她顾不得姿态狼狈,急匆匆说道。

赵筠抬眸看她,正好后面有浑身浴血的亲卫急急而来,在他身边低低说了些什么。

赵筠把佩剑递给他,“一个不留。”这才漫步走向谢仪。

赵筠离得越近,谢仪越能闻到那股血腥的气息,然她似乎早就习以为常,并没有受到影响。

“跑了一个。”

那人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死死地藏在水源的上头,在亲卫搜索到周边的时候顺着湍急的水流遁走。

赵筠没有派人去追,夜黑寂静,若是再有埋伏,派他们这十几人全出去也不顶用。且当地熟知地形,水又冲刷掉大量的信息,再追也无济于事。

谢仪蹙眉,这便麻烦了。

赵筠道,“谢太医可是有什么要说的?”他漫不经心地开口,话锋的冷意犹在,似是还染着风雪,让人在这炎炎夏日的夜晚都打了个激灵。

谢仪道,“他们本意或许不是真的要偷袭王爷,而是造就王爷在此的事实。”

赵筠回塞北,既是遵从本心,也是依令行事。如果被朝廷知道赵筠擅离职守,出现在和目的地十万八千里的宿州,这无论如何都圆不过去的。

“他们并无证据。”赵筠安静地听着,倒也没有立刻表示反对。

谢仪摇头,道,“他们不需要证明王爷是否在宿州,他们只需要证明王爷不在行军队伍中就足够了。”

不管赵筠究竟在何处,只消不在队伍里,就必定是个擅离职守的大罪!

“而这仅是个开始。”赵筠低喃了一句。

谢仪舔了舔唇角,感觉到点点刺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咬破了。

赵筠说得没错,为了有足够的时间把消息送回去,又派人赶上队伍追查……像是这样的追杀,或许不止一次。

又或者说,这根本不是追杀,仅仅是骚扰罢了。只要尽可能拖延他们的脚步,就能给赵筠治罪!

赵筠听完谢仪的话,沉思了片刻后,看着不远处那些回来的人,突然道,“谢太医于这些事上,也颇有见解。”

谢仪沉静道,“不过是胡思乱想,王爷见笑了。”

赵筠望了她一眼,在黑暗中,谢仪也看不清赵筠的神情。温热的触感从脖颈处传来,团子委屈似地蹭着谢仪,乖巧地缩成个小圆子。

亲卫回来的模样都稍显狼狈,不过身上都没有伤势,血色斑斑的样子更像是打斗中染上的血迹。

他们简单地清洗了衣物后,听从着赵筠的吩咐快速收拾掉所有的东西,然后立刻就翻身上马赶路。

赵筠选择了半夜赶路,连夜在下一个城镇落脚,然后在晨曦微亮时入了城。

此后数日,他们昼伏夜出,又常常化整为零,数人为一组,往不同的方向赶路,彻底融入了各种行路的人群中,在汇合点又各有接触,如此避开了许多耳目。

虽此举有些冒险,可正所谓夜黑风高杀人夜,可在大城镇的白日,倒是真的不敢做些什么,除非幕后之人真敢和赵筠撕破脸。

更何况,谢仪一直在想,这袭击的计划,或许压根儿没通过他们背后主子的同意。

更像是狗急跳墙了。

谢仪此刻已经全然抛弃了京城的念头,只觉得日后再相信这破系统她就是傻瓜。他们这一路比之前南下还更加奔波,日夜颠倒更加令人疲倦。

可作为提出这个计谋的人,谢仪责无旁贷,又恰好因为从未被赵筠分割出去,反倒是最为艰苦的。

赵筠神情莫测,谢仪向来是看不出他的情绪,只是这些时日相处的时间久了,偶尔又有种回到当初在军营中的感觉。

赵筠是个听得进意见的人,哪怕是已经定下的谋划,如果真的能提出更为贴切有效的建议,向来是会被赵筠所采纳。

谢仪当时也同为谋士,随时会被赵筠召见,这几日下来倒也有回到当初的错觉。

当时赵筠麾下的谋士集团开始接受“谢仪”,也恰恰是从某次商议开始。

那正是契丹与大昭交战的时候。

契丹叩关,又轻而易举入了雁门,随即挥师南下,一路上烧杀掳掠,强取大昭百姓民粮为援,直入十数天,这消息才递到老圣人案前。

而恰好,赵筠部署正在契丹必经之路上练兵,随即挡住了契丹南下的步伐。

先是契丹试图奇袭,被大将陆元肆带人从后包抄,无人知道赵筠是何时和陆元肆联系上,陆元肆斩断了契丹后路,逼得契丹北撤镇江。

赵筠率众追逼,迫得契丹无力,又遁入长江下游。

老圣人自然震怒,且不说契丹叩关的速度,光是这消息层层传递,便极为落后。彼时朝内又有人提出了议和的说法,种种消息纷杂,落在厉王军中,就只余下几个文人墨客的寥寥数语。

谢仪也曾轻叹,似宋又非宋,便是大昭朝的幸运。

当时除开张贺外,其余几人对谢仪的态度不冷不淡,厉王率众厮杀,已经赶至在船上飘摇,谢仪也少有出去冒头,伴着战场啸声温习起来。

前有赵筠,后有陆元肆,契丹几经突围,皆不能成。

那日,契丹突围失败,赵筠派兵防守,己身归船舱,召集谋士会面。

听闻诏令,谢仪放下书卷随着亲卫前往厉王所在,见刘成云、陈初仁两人在前,也只是打了个招呼,便安静下来。

厉王所在的大船坚固,然船舱内也没比别处大,就是个普通的小屋子般。

张贺早就在那里候着了,分别坐下后,赵筠方才从挂着的地图上移开神,“契丹欲突围,虽可僵持,然不是好事。”

刘成云直率道,“契丹掠夺成性,士兵定不会随身带太多干粮。再围困些时日,契丹必定撑不住!”

陈初仁闻言,似是有不同见解,“此处江面宽广,虽凶险,可同样也鱼粮众多,围困又得围上多久?”

赵筠带军已久,谋士习惯了他单刀直入的作风,讨论时也是直截了当。

谢仪耳边听着对话,眼眸却是落在了厉王身后的地图上。

她看得出赵筠并非头次用这地图,上面用朱砂圈出地数个地点,皆是这段时日契丹尝试突围的防线,足以称道厉王的军事才能。

张贺见谢仪久不言语,只沉默望着厉王,在桌案的遮挡下他悄悄拽了拽谢仪。

刘成云也在此时看来,似笑非笑道,“不知谢先生有何看法?”

谢仪知张贺只为提点她,冲他颔首,这才不紧不慢道,“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我等在此考虑种种,焉知是否有通敌叛国者?若有人熟知此水道,晓他处暗渠,又告知了契丹,岂非能顺利绕过王爷围堵,长驱而去?”

赵筠微愣,似是想起了什么猛然转身,提笔而就,朱砂狠狠在一处画下圆圈,甩笔喝道,“召元笛来见!”

雷霆乍怒,威压顿生。

其他谋士熟悉厉王的作风,立刻起身准备离开。谢仪随着起身,见赵筠冲她颔首,神情稍缓,轻而又重道,“先生有劳。”

谢仪眸色清澈,眉眼间透着些许书卷气息,只长礼以应,便离身而去。

也正是由于此次的献计,“谢仪”才开始登入谋士的圈子。

……

“身体不适?”

谢仪回神,看着对面落座的赵筠,视线也同时把整个空荡荡的客栈厅堂收入眼中。

他们昨日在这里停留,好好歇息了半日,直到傍晚才下来觅食。客栈的厅堂内并没有多少人,小二懒散地倚靠在门口,甩着巾子有力没气地吆喝着生意。

她缓缓摇头,突然道,“您当初如何肯定能赶回?”

“我行军向来全速。不过帐中有人把控,约莫会拖延两倍的时间。”赵筠漫不经心地说道,眉峰凌厉之意盘桓,指尖敲击的声音很轻微,但谢仪依旧听到了赵筠这熟悉的小习惯。

“便是来不及又如何。”赵筠抬眸,淡漠道,“她能真杀了我不成?”

谢仪敛眉,没有回应。

倒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不能说。

赵筠此前对刘太后向来是漠视的态度,与之争端也从来是可有可无,可经过宿州一日后,态度却有了悄然的变化。

谢仪自不会认为他是因为离开宿州后的袭击……冉妃的情况已经严重至此了。

她心中一动,想起之前张贺特地来寻她,提起了闽南。谢仪原本以为这是赵筠放出来的迷雾,又或者是来刺探谢仪。

难道冉妃去往的正是闽南?

谢仪隐约听过,闽南地区确有一位神医,只是这神医从不肯离开家乡,若是有要求医者,必是需要亲自上门的。

“这些时日倒是辛苦你了。”赵筠道。

谢仪抬头拱手,“您这就折煞我了。”

赵筠道,“文官孱弱,这数月来回奔波,确实是劳累。难得的是,你一直都跟了下来。”

谢仪谨慎道,“时常习练身体,没想到却是派上用场了。”

※※※※※※※※※※※※※※※※※※※※

上一章果然是卡文熬夜写出来的玩意儿,最后几百字是啥……(不可以说脏话)

本来应该顺着上章末尾写,结果卡如老dog卡了几天还是删掉,所以上章稍微修改了一下。

(其实说这么多是对不起大家我最近掉入游戏坑在Steam上如痴如醉呜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