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4.第 24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早上, 汪沐晴在一阵鸟叫声中醒来。山里的鸟儿往往成群结队, 叽叽喳喳的叫声听起来并不让人厌烦, 而是充满生机。

昨天晚上没吃饭,她现在肚子饿得咕咕叫。穿好衣服下床,汪沐晴来到厨房。摸了摸灶台上的灰尘, 她叹了一口气,做饭之前得把厨房的卫生先打扫了。

好在她做惯了家务,不到半个小时,厨房已经焕然一新。

山里没有开通天然气, 用的都是最原始的木柴。好在柴圈里还有一些柴火, 汪沐晴暂时不必为燃料担心。

昨天回家的时候考虑到家里没啥吃食, 汪沐晴特意买了一把干面。水烧开后, 扔下去一小把面条,待到要起锅的时候把昨天李姨孃给的青菜洗净放进去。

一点点香油和适当的盐作为调味品, 汪沐晴吃了整整一大盆面条。

吃完早饭的第一件事, 她穿上罩衣开始清理院子里的杂草。大半年没有回来, 杂草长得特别快,有的甚至已经有她的膝盖那么高。

刚刚开动, 院门口传来了敲门的声音。

“晴子, 你起来了吗?我是幺婶!”

汪沐晴连忙放下镰刀, 笑着走过去开门,“幺婶!”

院门打开, 汪沐晴看到了她熟悉的面孔。幺婶是一位身材微胖的中年妇女, 眉眼柔和, 偏偏说话嗓门特别大。她们家住在汪家右侧。幺婶生了两个儿子,喜欢女儿的她打小没少照顾汪沐晴。

此时,她手里端着一盆包子,亲热地拉着汪沐晴的手。

“我的乖乖,你怎么又瘦了?叫你在外面照顾好自己,你肯定又没有听幺婶的话。我昨天听说你回来,特意让你幺叔和了面,一大早蒸了你最爱吃的三鲜包子。快去洗手尝尝,包子要趁热吃。”

汪沐晴抱了抱幺婶,转身去竹管下面洗手。

山里的水源来自于山泉水,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埋管子将泉水引到各家各户。汪家自然也不例外,厨房外的大水缸现在还是满满当当的新鲜泉水。

幺婶放下包子,二话不说开始割起了院子里的草。晴子身体弱,哪里能干这样的粗活。

“哎,幺婶,怎么能让您帮我干活。”汪沐晴转身看到弯腰麻利割草的幺婶,忍不住红了眼眶。好似重生之后,她的泪腺特别发达,动不动就容易鼻酸。

幺婶回头瞪了汪沐晴一眼,“快吃包子去,你还把幺婶当外人不成。”

汪沐晴乖乖地点头,拿起白白胖胖的包子喂到幺婶嘴边,“幺婶,您先吃。”

听了这句熟悉的话,幺婶喜得眉开眼笑。汪沐晴从小就这样敬着身边的长辈,还记得那时她好不容易得了一块鸡蛋糕,非要自己咬第一口。

幺婶目光柔和,看着曾经那个雪玉可爱的小姑娘长成了大孩子,心中竟然生出一股酸涩之情,这孩子真是不容易啊!

汪沐晴喂幺婶吃完一个包子后,自己才开动。明明刚才吃了一盆面条,肚子居然还能够装得下。

“好吃!幺婶做的包子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村里不是每天都有包子可以吃,人们总是习惯在孩子或者贵客来的时候,才会做一些硬菜或者工序复杂的食物。

“你爱吃幺婶天天给你做。”

吃了一个包子之后,汪沐晴虽然还想吃,却害怕吃撑,于是拿着镰刀跟幺婶一起割草。

幺婶抬头看了一眼汪沐晴,犹豫了一下,“晴子,你这次回来是小住几天,还是有别的打算?”

汪家现在就汪沐晴一个人,她理应照看着点。

“幺婶,我这次回来暂时就不走了。”汪沐晴说完,幺婶割草的动作一顿。

一个小时后,院子里恢复了原貌。阿婆喜欢种花,阿公特意在院子里修了一圈花坛,将山里的野花和镇上买来的花苗种满了整座院子。

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幺婶在洗手之后拉着汪沐晴在院子里坐了下来。

“晴子,跟幺婶说说,是不是在外面受气了?好好地怎么要回山里生活?”她家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县城酒楼里当厨师,小儿子承包县城的快递业务。俩儿子念都不如汪沐晴好,目前都在县城安了家。村子里不是老人就是孩子,年轻人在山里待不住。

汪沐晴抱着幺婶的胳膊,只有在她面前,汪沐晴才会露出女孩的娇态,“幺婶,我这两年攒了些钱,可是只能在城里付个小套一首付。城里生活哪里都需要花钱,而且节奏太快。我想回家休息一段时间,把自己养胖点。”

她没说自己打算长住,要是幺婶知道了肯定会担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