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如果我是一个兵(四十七)(1 / 1)

加入书签

到了话务连的第一件事就是学着接电话,楼兰在毕业之初实习的时候,选择的是一家创业型的小公司,公司里十来个人,包括老板在内的每个人都分担了几个角色,她要在前台不在的时候兼前台,客服不在的时候兼客服,每周开会的时候,负责各个部门职责的老员工会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可以说这家公司是楼兰走上社会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不过楼兰人生中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楼妈妈,邮政交换台接电话是有规范用语,第一句就是:“你好,请问接哪里?”

不过在小地方,人们往往也不那么注重这个,都会用“喂?要(接)哪里?”来代替,甚至有时候语气不是很好会说:“喂!要哪里!”

楼妈妈就是一直秉持着规范用语的那个人,不论是谁,在对方和善的时候,自身的怒气和防备都会不自觉的软化一点,楼妈妈坐班的时候,是纠纷最少好评做多的,所以楼妈妈能当上班长乃至未来的局长。

耳濡目染,楼兰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好”,加上一口标准二级甲等普通话,在别人还在为了改掉“喂?”这个口头语和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乡音而努力的时候,楼兰已经熟练上岗,并且得到受到了上下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个好评带来了同时也带来了麻烦。

第一个就是日常调戏的问题,有那么一些无聊的人,就跟那些闲着没事儿调戏客服的一样,每次接到交换台的时候,总要跟她们调笑几句,有些是二代的纨绔子弟,有些则是有点花花心思的兵痞子,他们也不专注找一个人的麻烦,广撒网勤捞鱼,逮到哪位是哪位,只不过楼兰声音最软和,最受欢迎罢了。

这种欢迎让楼兰十分烦恼。

女兵们都是十六到二十岁左右的花季之龄,抱有在部队找个军官或者高干心态的人不在少数,除了最受关注的文工团,大概也就是话务连这边了,毕竟这边可以“以声传情”,先聊好了再见面,只要不超出预期,成事儿的不在少数,这在话务连早有先例,前面话务连有位女连长就是这样跟一位丧妻的团长勾搭到一块的,还有成功嫁给二代三代的,毕竟这年头能时常拨打电话聊天的,都是有点地位的人物了。

有志气的都已经确定好了目标,新兵们一来就威胁她们的地位,自然得不到好脸色,这些“老油条”们整起人来,可不像樊华那么粗暴,她们表面上拿她当自己人,没有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鄙视和给小话听,可这个自己人……就是什么活都叫她干,接班替班收拾卫生,本来都是轮流制的事儿,却总有那么一两样落下的活等着她,偏偏这还不是穿小鞋,用老兵的话来讲这就是重点培养,话务连里的老班长都是这样过来的,美名其曰的能者多劳,然而楼兰一点都不想当班长,但是她不能说,说了就是不知好歹,不知天高地厚。

楼兰的私人时间逐渐被压迫减少,最后闹得她竟然练拳的时间都没有了,楼兰从来不是一个软柿子,前面有初来乍到的谨慎和谦卑,又有对老兵们的尊重,可这并不代表她愿意被人当做小兵一样呼来喝去,于是她直接找了她直属上级,也就是她的班长柳月梅聊了聊。

“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但是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包括她们自己,也都是给老兵打下手慢慢熬过来的,这样做不仅仅是承前启后,学习老兵们的熟练思想,更能融合老兵跟新兵之间的隔阂,所以,楼兰你必须接受,这或许不是规定,却是约定成俗的制度。”柳月梅的一弯柳眉轻轻蹙了蹙,本来还带着笑意的脸上不自觉的崩了起来。

楼兰不可置否,别的新兵可不是她这种待遇,但是她看得出来,柳月梅是不想也不会管这件事了,弯着嘴角点点头,转身就走。

“楼兰,恕我提醒你一句,越级上报是违背纪律的,并且不是所有的事都是有靠山就能解决的。”柳月梅上前追了两步,语气和话都不是那么和谐的交代了一句。

楼兰看了她一眼,这话给谁听呢?早上刘萌萌在水房跟一个老班长吵起来的时候,就在现场的柳月梅怎么不说话?

刘萌萌想去新机制部队,可惜她老子却偏偏想让她安分的在话务连,最好是通过接线能够联系上某个大佬家的子弟,刘萌萌被压得三昧真火直冒,看谁都不顺眼,话务连的老兵们就没有不被她怼的,但是不说她爹刘副师长,就是樊华跟柳月梅也不好对付,所以还真没人敢找刘萌萌的麻烦。

由此楼兰总算领悟了温塬之前的话了,老虎不发威,真的会被人拿来当病猫啊,但是她也没低调啊,为什么那些人就觉得她是好欺负的呢?

楼兰当然不会为了这点事儿就哭哭啼啼的去找温塬要报仇,不说温塬那边也开始了高强度集训,没空翻墙过来找她看月亮看星星聊天谈地,就是前世她在寝室里跟人吵架的时候也没用温塬出过面,女人的事,男人最好少掺和,不然很容易变味儿。

她也没去找侯峰反映情况,诚如柳月梅所说,越级上报不论在哪里都是大忌,何况事事找侯峰,时间长了不说其他人的想法,就连侯峰也会觉得烦恼,师兄又不是爹,p大点事儿就去找人,只会显得她无能。

楼兰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切磋。她一个人力挑全连,把所有不服的人都打趴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