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王子(1 / 1)

加入书签

那一年,她9岁,她爸收拾了本就少的可怜的行李,带上她带上吃饭的家伙,坐着绿皮火车晃晃悠悠的到了四九城。那是她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出远门,带着兴奋和雀跃,还有一点的小忐忑,拽着爸爸的衣角从一个大院搬进了另一个大院。

她爸,龙兴高,虽说是部队的厨子,其实私下里大家都说他是乔师长的厨子。乔师长在地方部队的时候,龙兴高是部队里雇的临时工,从农村里出去,啥也不懂还带了个孩子,幸亏以前在饭店里打过工,练了一手的好厨艺,这才找了份安稳的活。乔师长是江南人,部队在大西北,厨子们做的菜也带着北方的粗犷与豪气.这江南人吃不惯,肠胃受不了,来了没半个月就瘦了十多斤。那时候乔师长还不是师长,是个旅长,在地方不对算个不小的官了。再说了乔旅长是个文化兵,听说参加了高考,考上了四九城知名的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好工作投身部队的。队里的小伙们对他都很尊敬。

但就是乔旅长吃不惯部队里的饭急坏了一群老爷们。虽然说乔旅长人不错,心也好,嘴上总说着吃着吃着就惯了,可一日日下来,也没见着转好。也就那么一天,龙兴高跟着部队的采买车出去买菜,瞧见了那么一截藕,兴冲冲的就给拿回来了,在厨房里又蒸又煮了大半天。待到乔旅长来吃饭的时候,才给端了上去。乔旅长一瞧,眼睛都跟着冒光了,再一尝,哎呦,这甜而不腻,软而不糯,甜滋滋暖乎乎的,就生生的甜到了心里暖到了心里,一拍桌子:这桂花糯米藕做得好啊!

乔旅长让勤务兵把做藕的厨子叫出来。那时,龙兴高围着个围裙,手上胳膊上沾满了面粉,正揉面准备蒸大馒头呢,就给勤务兵叫出去了,见着乔旅长还傻呵呵的挠头:俺就是看见卖藕的了,想起来俺在饭店里的时候学着做过。

乔旅长一见,是个木讷实诚的好青年,拍了大腿:以后你每日给我做饭,做啥都行,想起啥来做啥。

部队里的兵都好奇,这是啥菜让咱们文化人的旅长高兴的拍大腿了,个个都表示要尝一尝。采买的人也好奇,专程买了几十斤藕回来,叫龙兴高做。龙兴高忙活了一个下午,做了一锅又一锅,部队里几千人也分不上一人一口。

到了饭点,这些个兵们呼啦啦的都来瞧来尝了,急的摩拳擦掌口水直流的。一人一口吃下来,一个个的都撇嘴:哎哟,太甜了。哎哟,不好吃啊。难不成做的不是一个味儿?

也对啊,一群北方大风大雨里长成的粗犷汉子,哪里吃得来如此精致又如此甜腻的小菜呢。龙兴高很挫败,兵哥哥们很挫败,也就只乔旅长很高兴:哎哟喂,这藕做的好。连着吃了好几顿。

打那之后,龙兴高一边给部队做着北方的大锅菜,一边给乔旅长做着南方小菜,养着一部队兵的胃,也养胖了乔旅长。

过了一年多,乔旅长调任四九城,听说是部队里缺少高文化素质的人才,就把乔旅长给调过去了。那时候大家才知道乔旅长读书的时候学的是兵器学,就是那些枪啊弹啊,听说叫他去四九城也是主持一些兵器科研项目。

乔旅长走的时候,龙兴高又给他做了一回桂花糯米藕。乔旅长一边吃一边叹气:这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吃上这么一口。

勤务兵劝着:“旅长,那四九城里啥没有啊,还能吃不上这个。”

龙兴高傻呵呵的笑着:“领导想吃,那俺去给您做去。”

也许这就是语言的力量。乔旅长调任四九城没多久就升了副师长,再过了有小半年,乔旅长来信说部队大院食堂里缺了个厨子,叫他收拾收拾过去。

龙兴高也就实诚的收拾了仅有的家当,带上用惯了的两把菜刀,带上才9岁的闺女,坐上火车晃晃悠悠到四九城去了。

那时候是八月底,女孩们还穿着裙子。乔旅长派了勤务兵把龙兴高和禀贞接到了部队大院,安置在临时工的宿舍楼里,到了晚上,还叫了他们去家里吃饭。

那是禀贞第一次见到乔远。那时候的禀贞是个十足十的土丫头,没有母亲的照顾,父亲整日蹲在厨房里沾的满身油烟,也不懂怎么照顾女孩子,更别说给她打扮打扮了。去乔家之前,龙兴高和禀贞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拎着一麻袋大西北带来的沙土地里长出来的土豆和辣子就去了。

第一回上楼里,勤务兵带着。勤务兵也是从大西北军区跟着乔旅长来的:“高子,你别说,这楼长得都一个样儿,我刚来那会儿,往乔旅长家来,甭说跑错了多少回了,丢了大人了。这楼里住的都是部队里的高官,咱那旮沓可比不上,以后你千万别走错了。记住了是7栋3单元4楼2门,要是敲错了领导家的门,咱得罪不起。”

“成,记得了,记得了。7栋3单元4楼2门。”龙兴高念叨着,头一回上楼,也是头一回住在楼里,别提多高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