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选拔人才(2 / 2)

加入书签

更深的话文穆杨没说,但秦念华好像受到了鼓励似的又说道:“小姑你不但要擦亮眼睛,还要挖掘人才培养自己人,特别是年轻人,你说是不是穆杨。”

文穆杨明白秦念华的意思,但他要显示出公平,因为袁家碧秦念华都是他的亲人,他要维护这个大家庭。

“大姐的意思我们都明白,小师姑,友不在多贵在知心,贵在风雨同行,创业时难守业更难,现在又是创业阶段,就是要多招聘一些四有青年。”

四有青年在华国到处都能听到,但袁家碧从小在南洋长大,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四有青年,什么四有青年,仔细讲一讲穆杨。”

文穆杨看了看时间,“小师姑,到了吃饭时间了,您这个老姑娘是不是该吃饭了,大姐,你是不是也饿了,吃完饭咱们再说好不好?”

还没等袁家碧说话呢,秦念华拿起了电话,“你好,送点快餐到袁小姐房间来。”

文穆杨看了一眼袁家碧,“小师姑,那就听念华大姐的安排吧,咱们在房间简单吃点,讲完了四有青年我在请你们俩吃大餐。”

袁家碧看了秦念华一眼,“念华丫头应该算四有青年中的一位吧,那就听她的。”

没想到文穆杨摇摇手指,“念华大姐只能算是三有青年,还算不上四有青年。”

秦念华一听文穆杨看不起她,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我虽然不知道你说的四有青年是什么内容,但我知道我少的应该是哪一项内容。”

虽然秦念华在外长大,但她受到的是中西合璧的开放式教育,回来这段时间又接受了秦副的正统教育,但文穆杨认为她不一定说得出来。

“太好了大姐,那你说说你少了那一项,看跟我想的是不是一样?”

秦念华可狡猾,当着袁家碧呢,要是说错了肯定受到袁家碧的反击,她拐了个弯说道,“你是小诸葛,还是你说吧,别我说错了让小姑笑话我。”

人的任何思想活动,都要通过眼睛反映出来,秦念华的大眼睛平时‘忽闪忽闪’的,但她心里剧烈变化的时候,大眼睛就盯着一个地方,刚才她说话,没看对象文穆杨,而是盯着茶几。

文穆杨捕捉到了她的变化,但这个话不能接,就直接谈起了四有青年。

“言归正传,我说说什么是四有青年,你们俩也算是四有青年,但不说你们俩,说说你们俩的用人标准,招聘什么样的四有青年为公司服务。”

秦念华一听文穆杨没接话,就不知道自己的短板,一扬眉毛不耐烦道:“你别啰嗦了,快点说正题吧。”

文穆杨非常了解秦念华,知道她不想跟袁家碧在一个房间长待,但这个四有青年必须让她们俩明白。

一摆手道:“着什么急大姐,四有青年指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一个公司的主官,首先要有理想,没有理想只能当兵,当不了将和帅,更别说当你们俩的助手了。”

秦念华一听文穆杨讲的跟国外不一样,怕袁家碧抢了先,兴奋地拍拍小手。

文穆杨一摆手接着说:“四有青年主要的是要有理想,其次是有纪律,这点很关键,一个团队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就会像小姑的团队一样了。”

袁家碧没在乎文穆杨批评她,而是反客为主,一点秦念华,“这回可让你抓着把柄了,不过这次回去,我肯定会重新给他们过堂,不符合四有内容的人我就放弃,绝不能再出现此类问题了,否则咱们的计划就不能成功,那损失可就大了。”

终究是一家人,秦念华没刺激袁家碧,文穆杨说道:“小姑,过几天让邵武跟你出去一趟,他的一些想法值得你借鉴。”

“当当。”服务员推着餐车走了进来。

一边吃饭文穆杨一边说,“大姐,你们团队研究的高科技产品一定要顶尖的,不要即将过期或是淘汰了的产品,那样不但浪费时间还浪费精力。”

袁家碧的公司已经出现问题了,秦念华可不能让公司重蹈她的覆辙,那样就不是袁家碧刺激她的问题,而是秦副不让她掌管公司的大问题了。

如果秦副不让她掌管公司,她不知道为什么,主持人李国才就乐了,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走上前台,接手她的公司。

秦念华信誓旦旦的表示,“我知道穆杨,我们科研团队的科研人员都是我亲手训练出来的,绝对忠诚我,不像小姑的团队只重数量不重质量。”

又受到了刺激,袁家碧一指秦念华,“你就别嘲笑我了,我现在后悔死了,这次回去我一定把他们重新梳理一遍,提高团队的质量,不行我叫哥哥亲自出手,都给他们加上笼子,看他们还敢不敢再叛变。”

文穆杨一听让大师伯袁超良出手,以他的国外思维,肯定把他们都‘咔嚓’了,那样警方就会介入,再引起司法程序,那这件事就办不成了。

从袁家碧的行事风格就已经看出来了,她们的管理方式没有人性,全部按照合同来,不行就找律师,要不就司法介入,典型的资本主义管理模式。

让大师伯出手肯定不行,“不行小师姑,你也一样大姐,这件事只准咱们仨知道,跟任何人都不能说,有问题我替你们处理,这是纪律,没有纪律就组织不起来力量,公司不但不能发展也不能成功,这件事必须要严格保密。”

反正对自己的团队放心,秦念华也不管无纪律的短板了,一个立正表态,“我听你的穆杨,小姑你呢?”

袁家碧不能让秦念华看扁了啊,有爽利柴邵武的帮助,她的公司肯定没事,也站了起来表态,“我也听你的穆杨。”

文穆杨一举酒杯,“好,小师姑大姐,为了咱们的新公司干一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