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神乎其神的印象(2 / 2)

加入书签

文穆杨说完看了慕宝明一眼,这也是提醒他要保护环境,因为大自然是人们赖以生存特殊环境,只顾眼前利益破坏了要后代加倍偿还。

何永年一看自己成了看客,心有不甘,但没有插话的机会,就想从朱虎石玲身上打开尴尬局面,可他还没有做出动作,就被文穆杨阻止了。

“何永年同志,听说你年轻时曾在橡胶农场当过突击队队长,这么多年过去了,对橡胶农场还有印象吗,有时间和钱望春去橡胶农场看一看,哪里也大有可为。”

文穆杨说完就走,根本不给何永年问话的机会,这就靠他的理解能力了,去橡胶农场去干什么大有作为,为什么还要拉上跟他一样不得志的钱望春一起去。

何永年站在原地沉思,半天不得要领,无奈的看了看乌蒙蒙的天空。

毕克建兴奋地赶紧跟上文穆杨,“文主任,专家都到桃花寨大队部了。”

一进桃花寨大队部大门,土门村黎彦君,三里村高洪才正在抽烟,高洪才面对大门口,赶紧乐呵呵伸出双手,“你好文主任,专家们在屋里喝水,但他们都盼着你呢。”

典型的拍马屁,但文穆杨没跟他们俩握手,而是一摆手,“进去开现场会。”

自从张可云到圈县学习回来之后,桃花寨虽然还是破破烂烂,但整体上整洁干净多了,大队部没有专门的会议室,是一个大通屋子,没有像样的办公桌椅,专家们站的坐的都有。

一见一位文穆杨走了进来,三位专家看了一眼之后,该看笔记本的还看笔记本,该喝茶的还在喝茶,可以张可云为首的一班地方人员赶紧露出了笑脸。

“你好文主任,来了文组长。”

主任、组长,这可是可大可小的官衔,学校有系主任,班主任,地方有各个部门的主任,各个机构的组长,这么年轻既是主任又是组长,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一位四十多岁,戴着眼镜,儒者姿态非常浓厚的专家开口了,“你就是他们说的神乎其神的文穆杨,年轻,太年轻了,高中毕业了吗?”

这位专家叫尹少哲,现省大副校长,原先是人文系的主任,是慕宝明通过关系请来的,来时是顾忌老领导的面子,可这几天在桃花寨土门村三里村田野调查才发现没有白来。

人文系属于社会工作范畴,可是五十年代初社会工作大部分专业被停止割裂,教师员工去参加了大炼钢,一部分学生也改行执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去了。

当时尹少哲去了生产第一线,可是到处的浮夸风对他这个习惯了按部就班执循规蹈矩的大学生来说,那是不能接受的,于是他就以不适应煤烟味儿为由躲进了农户家里搞调查。

在农户家自由自在待了三年,他把附近的山山水水都跑遍了,不仅发现了很多风土人情,而且还帮助村民设计了一些土屋土房,有些水井和沟渠也是他设计的,至今还发挥着作用。

这次到土山县来调研,一是老领导赵乾镛给打了电话,二是导师牛桃李给予了支持肯定,这二位一个是教育部门的老领导,另一个是长期活跃在基层的经济界泰斗。

赵乾镛是赵府国老父亲,虽然一辈子在教育在线奋斗,但开通精明不迂腐,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理解的非常透彻,被老首长重新委任了国务委,主抓教育工作。

慕宝明告诉老婶赵府国给找个熟悉农村工作的专家,到林同帮助新农村建设,赵府国一听侄子的想法,明白了,这肯定是指导员文穆杨的主意。

虽然是文穆杨的主意,但赵府国明白慕宝明这是进步了,就找一直在教育在线工作的老父亲,把曾经搞过农村调研的学生尹少哲给动员来了。

可尹少哲一看文穆杨太年轻了,怎么看都不像满腹经纶的大学生,倒是像个高中生。

文穆杨已经习惯别人这么看他了,笑眯眯的一个立正,“您好尹教授,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对农村非常的依恋,可改革开放好几年了,看着乡亲们还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心疼,我内疚,我要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可又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