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2 / 2)

加入书签

可是导师尹少哲要他跟着去农村调研,当忠孝发生矛盾时,他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给弟弟借了几十块钱打发走了,他闷闷不乐的来到了林同。

“于老师,我怎么看你闷闷不乐,是不是有什么难处,方便的话跟我说说?”

文穆杨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可不能直接说出来,于博是个要强的人,要强的人都爱面子,要是发现你窥探了他的心理,他会对你设防,以后就不好交往了。

可申静英跟于博恰恰相反,他不仅张扬外向,而且乐于助人,于博就是找他借的钱,所以文穆杨一说,他就抢先了,“文组长,于博老父亲砍柴时把腿摔断了,由于离县城远就在家里养着,所以他心里着急,可是想住院…。”

“别说了静英,远水解不了近渴。”

申静英虽然是在表述于博父亲的情况,但是话里话外还是看不起于博这个农村人,要不是同事,他不仅不会说,还有可能落井下石,因为他不希望于博一起来。

聪明的人希望利益最大化,尹少哲是副院长,到农村来调研肯定少不了迎来送往,甚至还能有外快,可多一个人就少分一部分人事。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几天于博只知道调研,申静英可是一直在搜集村干部嘴里文穆杨的信息,一见面自己暗暗窃喜,这个文组长不简单,一定要交好他。

其实文穆杨一见于博心里就暗乐,这不就是未来的小姑父吗,虽然他愁眉苦脸,但他跟援援小姑非常的连像,也就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申静英是个过客,他说什么做什么都跟尹少哲有关系,跟文穆杨没关系,“于老师,老人家腿伤可耽误不得,尤其是这个时候,还是抓紧时间找个医院治疗吧?”

蓉城是石茂生地盘,他刚由负转正,给六哥铁手石原新一个电话就搞定,可是要看于博的态度,如果没有孝心,甭说找医院,小姑父都当不成。

此时的于博以为文穆杨只是关心,并没有往别处想,“谢谢文组长关心,这几天调研忙,过几天我抽时间回去一趟,谢谢。”

于博说完眼圈红了,他内心还是牵挂老父亲,但这次调研同样重要,这不仅是导师对自己的照顾,也是增加阅历和知识点,为将来有个好的工作做准备。

于博没说,但文穆杨知道尹少哲还是喜欢忠厚老实的于博,申静英的能力虽然讨人喜欢,但聪明人不喜欢聪明人,俩人一比较,于博还是在尹少哲心中占的分量重。

一看木讷的于博没接茬,自作聪明的申静英认为文穆杨在医院有关系,可是于博不接茬人家不能主动给联系医院,就自来熟的一拽文穆杨衣袖,“文组长,你要是医院有关系就帮一帮于老师,他这个人面子矮,跟社会交往的少。”

申静英不拉文穆杨他都知道他有试探的意思,更甭说有身体接触,可是文穆杨却顺着申静英话茬说道:“于老师,我还真有医院的关系,你要是需要我就帮你联系一下?”

于博当然需要,可是住院需要钱,没钱怎么住院,总不能让文组长找人给免费治疗吧,刚认识不仅张不开口,就是认识也不能让人家免费啊。

弟弟于成明年就要考大学了,学费住宿费都借了不少,在农村借钱那么容易吗,于博连连摆手,“谢谢文组长,还是等我回去看看情况再说吧。”

申静英一听于博直接拒绝了,生气的一捅他肋骨,“我说老于,你这个人怎么不开窍呢,文组长医院有关系你就把老爹接来呗,先治病要紧,其它的以后再说不行吗?”

申静英虽然没提钱,可是于博却知道求人借钱的艰难,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乡里乡亲,借你是情分,不借你是本分,可是几十几百根本不够,要是欠了几千块怎么还?

文穆杨完全可以把他们全家接到广川去,于成安排广川读书,老人家到黄洋医院去治疗,可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二位老人家未必习惯广川的生活。

所以文穆杨刚才想的找石原新是最佳选择,他们不必东奔西跑,还不显山不露水,因为部队有巡诊医疗队,给他们免费治疗没有心理负担。

于博露出了为难之色,文穆杨也没有继续此话题,“同志们,雨过天晴了,到外面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吴宗昌打电话问问各村寨受灾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