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天降麻烦(1 / 2)

加入书签

“小二!拿酒!”

周世昭狠狠地放下手里的杯子, 再叫一壶酒。

小二盯着这个打扮粗糙的汉子, 脑子里想起了不久之前的山贼作乱, 一边想着如今山贼应该不敢这么猖狂, 一边猜测着这个人到底有没有钱付账。

周世昭撇着小二的那个表情只想冷笑。

这里人还真够以貌取人的。

就在这时候,一旁传来两个人议论声。

“听说了吗, 盛京城那边好想发生什么大事了。”

“听说了!是西南那边挖出什么东西来了吧!好像是冲着皇帝去的!”

“哎呀我还到处打听了那东西写了什么呢,可是听说消息马上就被封死了,不准别人打听……”

周世昭拿酒杯的手微微一顿, 循声望过去。

隔壁桌坐着的只是最普通的两个游商打扮的人,这样人得到小道消息的速度总是十分的快, 也喜欢私底下这样讨论。

周世昭心里一沉, 顾不上喝酒, 放下银两就去找秦泽了。

那两个人讨论的还真不是道听途说,因为秦泽这边也得到消息了

原本秦泽的双亲已经在来泗陵城的路上, 为的就是商量秦泽和丁荃的婚事, 原本都快要到蜀州,却因为京城发生的这件事情, 临时又打道回府了。

“老秦,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发生什么天大的事情了?西南那边挖出个什么来了?”周家已经从朝堂退出很多年, 从前的枝叶脉络早就被砍得干干净净, 现在自然没办法那么灵通的接到消息。

反观秦泽这么一个被搅了婚事的人, 倒是格外的淡定:“西南那边大灾之后一直都在重建, 就在前不久, 从断裂的山缝中挖出了一块石碑。”

周世昭听到这里, 眼睛忍不住一跳。

这是要搞事情的节奏。

古往今来,比起人怨,天怒显然是更加可怕,大灾大难,都可归结为天道委婉含蓄的愤怒,而这种愤怒的最高等级,大概就是天降罪书了。这些罪书通常会出现在石碑上,多数为谴责词或者预示王朝不稳的语言。

往回瞧,不少朝代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真假无从考据。

没想到今日让他们也撞上了一回!

周世昭终于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给暂时抛在了脑后,紧张兮兮的追问这件事情的下文:“连你爹娘都赶回去了,那事情岂不是很严重?上头到底写什么了。如果是人为的话,你觉得最有可能是谁?”

秦泽没多说别的,只是告诉了他那块天降飞石上写的是什么。

“人君明德,二心不存。”

娘希匹!

即便是周世昭这样的糙汉,也能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一股浓浓的搞事感!

这两行字并没有字面意思上这么简单,取其首字,合在一起便是一个“仁”字。

为君明德,方能让天下百姓不生二心,天下归心,乃大盛之世。然明德之君,须有仁心,连上天都谴责君王不仁道,即便是手段厉害,也依然会令民心不服,生出二心。

所以,现在天上降下这么一块飞石,岂不是在控诉圣上为君不仁?

这个事情就个搞大了。

如今来看,嫌疑最大的就是俞王。俞王这些年来一直在铲除自己的威胁,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对待别的兄弟,只需要用一个“衷心”的名目就能成为必死的理由,可是当这些威胁铲除了之后,剩下的那一个,就不能靠“衷心”这样的说辞,非天道出马不能将其绊倒!

现在天降飞石,就是天道最明确的态度了。

一个仁字,针对的应是万人之上的那人。

朝中不免又要掀起一阵口诛笔伐的风波,俞王一派也可能生出事端,现在秦远征打道回府,应当也是因为这个顾虑。

周世昭一愣,忽然想到什么似的,一拳打在手掌上:“老秦,你说这事情是不是针对你来的!?”

秦泽没说话。

西南的大灾之后,灾民跑到了蜀州泗陵城来闹了一阵风波,后来还是秦泽辅佐赈灾,和西南的灾事牵扯上了,就连后续的重建也有秦泽插手。

现在忽然翻出这么一样东西来,且不论本身真假,左右皇帝是绝对不会让这件事情变成真正的天道授意,而会变成人为的作孽,接下来必定是一番彻查。

若是有人真的想暗中来对付秦泽,到时候把这石碑出现的阴谋和秦泽牵扯上,岂不是惹上了一个□□烦!?

况且谁都知道当初秦泽离开盛京城,就是带着一肚子的怨气以及对朝堂的失望。

周世昭越想越不对劲:“老秦,你倒是说话啊!”

秦泽换了一个坐姿:“你让我说什么?你也说了有人针对我而来,那就一定会想到我有反击的手段,他们一定在等着了。”

周世昭:“这难道就成了你坐以待毙的理由!?老秦,你不至于真的谈情说爱谈的连脑子都没了吧!?远的不说,若是这真的是陷害,幕后黑手真的是要针对你,你以为你和那小傻子的姻缘还能顺顺利利的吗!那小傻子不说,丁家人绝对不会让自家的女儿再嫁给你!”

秦泽弯唇一笑,是真的不着急。

周世昭不清楚的是,秦泽的心里,与其说是着急担心,更多的是疑惑。

很多时候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人总是会有一些直觉,这些直觉会判断事情带来的结果是好是坏。

而秦泽之所以这么淡定,主要原因在于这块所谓的带有阴谋的石碑若真的是为了陷害他,那出现的未免……有点晚了。

从他接手西南赈灾事情开始,到灾后百姓的安顿,虽然出现过一些问题,但是那些都是很正常的小问题,不存在什么人为的陷害。

真的要陷害,那个时候才是最好的时候,才是最容易让他手忙脚乱的时候。

为什么要等到他根基已稳,圣恩已受,政绩满满的时候再来所谓的陷害?

这个时间点,让秦泽很疑惑。

坏事传千里,正如周世昭所猜测,盛京城中果然因为这件事情引来了龙颜大怒。偏偏在这个时候,一些好事的文人竟然写出了一些批判的文章,文章不指名道姓,点评的都是前朝的帝王,可是他们很会挖,尽挖一些前朝帝王与今朝帝王言行上相似的地方进行讽刺。

换在平常,这是谁都不敢随便去说的话。

齐北斋大怒,命人去彻查到底是谁在背后放出这些言论,差一个就杀一个,杀无赦的那种杀!

事情非但没有被解决,还越发的扩大。

那些文章开始传,皇帝这是恼羞成怒,是被戳中痛点之后的杀人灭口,正应了一个不仁之名!正因为有这样的帝王,大靖周边才会连连灾害,这是天道对人间帝王的一个警告,若是皇帝再□□,说不定哪一日被地震震得四分五裂,尸横遍野的就是盛京城了!

朝中开始议论纷纷,偏偏在这时候,最喜欢搞事情的俞王并没有出现在朝堂上跟着附和苛责,而是出现在了郊外的皇陵,褪去一身绫罗,在春寒料峭的气候里,只穿了一件薄薄的里衣一步一步走进皇陵,先是对着皇室的列祖列宗上了一道罪己状,然后又“奄奄一息”,“拼死顽强”的一步一步登上几天的神坛,以十年寿命祈求上天平息怒气。

得知此事的齐北斋一连摔了三个碗。

容皇后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一直到太后出现。

太后一进门就屏退左右,只留下了皇后。

自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太后就拼死力保他登上皇位。没有人比太后更心疼他。齐北斋心里有些难受,更有些委屈,见到母后,心中一阵动容,脚下不自觉地走向了太后面前,“母后……”

“啪!”

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了齐北斋的脸上,把齐北斋打的呆若木鸡,也吓得容皇后当场跪下求太后息怒。

太后的眼眶泛红,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这个身穿龙袍的男人:“这就是你用亲兄弟的血换回来的天下,皇儿,你可还满意?”

齐北斋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竟无言以对。

太后冷笑了一下,“不要以为哀家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当初……你真的是因为被逼到绝路,无路可走了才选择弃车保帅吗?难道不是因为,那几个兄弟,真的被你当成了眼中钉吗!?你以为借俞王的手把他们铲除,再以自己十拿九稳的帝王之位就能震慑住俞王,以荣华富贵自欺欺人的安抚他,你就真的能坐稳这个位置吗!”

“母后息怒。”容皇后跪行至太后身边,还没来记得请罪,太后已经一袖子将她拂开。

齐北斋大惊,飞快的伸手拦住容皇后的腰将人稳住,终于开口道:“母后!即便是无能,那也是儿臣的无能,这并不关皇后的事!”

“皇后!?”这是太后第一次对皇后露出了冷笑的表情来:“容氏,你到底有什么资格自成皇后!?”

容皇后的脸色一白,努力的挣开齐北斋的搀扶,对着太后一拜:“母后息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