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收获(1 / 2)

加入书签

村里各家各户开始秋收了。

今年是个丰收年,各种农作物的收成是相当的好,家家户户是一整车一整车地往家里拉,粮食堆得满院子都是,村里村外是车马欢腾人声鼎沸,干得那真个是热火朝天,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意。放秋假的孩子们也是撒着欢儿的疯跑玩乐,就连鸡鸭鹅们也跟着沾染了喜气儿,在堆积如山的粮食堆上跳来跳去,摇头晃脑兴致勃勃地捡食吃,跟主人们一起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从秋收一开始,两家人的生活就几乎并在一起了。景才虽然不能下地干什么重活,却也没闲着,主动承担起了两家人的伙食,并兼顾照看尚未痊愈的舅母。

秋收没两天,春静细嫩的小手就变得黢黑而又粗糙了,掌心磨起了茧子,有些地方还裂开了一道道的口子。

景才心疼女儿,到诊所买来了医用胶布帮春静缠了手,感叹道:“疼的受不了就歇两天吧,这本来应该是拿笔写字的手,唉!可惜,命不好,错生在了寒门,也怪我呀,这破腿,什么也干不了,唉!”景才为女儿感到惋惜,也痛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没事儿,爸,不就是磨几个水泡吗?不要紧的,过几天就好了,没事儿。”春静忍着疼痛,仍然懂事地安慰爸爸。

春静不肯休息,也不愿意休息,她甚至有点喜欢眼下这种生活,虽然很累,但似乎过得很充实,劳累和伤痛,可以让她暂时忘了烦恼和不快,夜里躺下,什么也来不及想,便能呼呼入睡。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在人们的忙碌中如期而至。大人们再忙,也得顾及孩子们的感受,为了庆祝这个团圆的节日,忙了一天的两家人,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还算丰盛的晚饭。收拾妥当,大人们就又像往常一样,坐在院子里剥苞米皮。

院子的另一侧,高粱秆十几捆一搭,十几捆一搭地堆成一个一个尖窝棚。春荣春光和满仓的一对儿女早就混熟络了,嬉笑着在窝棚里穿梭玩乐。

夜的使者悄悄拉开了帷幕,一颗,两颗,无数颗闪烁的星星也陆陆续续地赶来凑热闹了,在万里无云的夜空熠熠生辉。又大又圆的月亮慢慢地升上来了,像是刚刚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皎洁的月光洒下清冷的光辉,照亮了大地。

孩子们打来了一盆清水放在了院子中央,争抢着挤在一起看,说是这样可以看到月宫里的嫦娥和玉兔。

大人们忙着手里的活计,也开心地议论着孩子们的单纯和美好。

春静看着无忧无虑的他们,也是心情大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调皮地举起玉米棒,对着月亮自言自语,脸上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容。

忽然,“嘎吱”一声,院门开了,一个年轻男子拎着一个小竹筐走了进来。

春静仔细一看,不由得愣住了,这不是前几天下雨遇到的那个送自己回家的人吗?他怎么来啦?

男子看了一眼春静,礼貌地点了点头,径直走到王老汉跟前,叫道:“姨父爷,你们都忙着啊。”

“哎!天民来了,快坐,坐这儿。”王老汉满脸堆笑,招呼道。

“嗯。”男子答应着,把手里的竹筐递给了满仓婶,“婶儿,这是我在山上摘的山里红,给你们拿来尝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