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1 / 1)
平远、薇安、子由、琪岚、亚鸿和我是高三同学。
我就读的中学座落在星城最繁华的地段,喧闹的街市,鳞次栉比的大楼与那一方宁静的校园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就在每天被一大批人挤上了公交车,又随着一大拨人挤下公交车的节奏感中,在这个小小的校园度过了三年初中,三年高中。虽然学校对于考试成绩抓得很紧,也会常常因为数学成绩考得太差而偷偷流泪,或者因为欠交作业而被叫到教室的背后罚站,但如今回想起来却是我一段无怨无悔的青春岁月。
高一的冷雨老师曾说:“我们要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那么从豆蔻到雨季的似水年华是一首清新的诗。至少在高考的时钟还没有敲响之际,我还能够穿着玻璃鞋跳几首华尔兹,在校刊上写几篇散文诗,在《花溪》与《美文》上写一些如今看来矫情的爱情小说,不谙世事地在查寝熄灯后打开充好电的小台灯,读读除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一帆风顺之代数几何》之外的闲杂书籍。
暑假,表姐堂姐当女仆,帮我写作业,自己则趁着暑假,把高二落下未读的书籍全都补全。
然而暑假才过了二十天就开学了,原因是为了迎接高考需要提前上课。第一天老师安排座位,却是按照男女生的学号来排的。薇安坐在我的前面,亚鸿坐在我的左边,平远坐在我的后面,子由坐在我的斜后方,琪岚坐在薇安的左边,于是我们六人成为了朋友。琪岚很会画画,亚鸿永远是班上的第一名,平远话不多喜欢听音乐,薇安倒是永远说说笑笑不会停,子由理数很好,文章也写得很不错,是我们班上的徐志摩。
班级的黑板报是我负责,每次到了出黑板报的时间,我们六人就会一直忙到了晚上十点多才画完整块黑板,然后一起去吃转转锅。
放学回家,我会和子由一起走完步行街,聊聊文学与艺术和课外的琐事,我们总会有说不完的话题,原来他也不是那么一本正经,其实是个文艺派实足的诗人。
如果遇到了不懂的数学题,就去问同桌亚鸿先生,我总觉得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他做不出来的数学题,噢,不是,是任何题目。我当时就在想,自己语文英文好,数学就是个勉强及格的样子,为什么就有像亚鸿这般如此完美的人,门门科目都拿A加呢?
如果亚鸿的解释太高深听不懂,我就会问子由,反正他脾气好,性格不急不慢,欺负他也没有关系。子由会教不怎么开窍的我如何用排除法解题,如何用一些数字套答案以不求甚解的方式来获得正确答案。
琪岚就像漫画女孩,每天会画很多精灵古怪的女子和绚烂缤纷的花朵,她俏丽的短发,莞尔而捉摸不透的微笑都很吸引我。我们有时候会坐在操场上拿着速写本画校园里的栀子花、梧桐树、和每周一开朝会的教务大楼。
有时候不开心了,我会把头深埋在臂弯,这时候平远就会拍拍我的肩膀,我回过头来,他会把耳机取下来给我戴上。行云流水清彻见底的音乐,如火车疾驰而过的地铁站有阵阵清凉。我觉得灵溪会很喜欢这样的音乐,他忽然对我笑,笑得洁白明亮,仿佛有一束光从教室朝南的窗户中照射过来,温暖无比。
薇安是个大大咧咧敢爱敢恨的女孩子,她曾经把她的日记本给我看,还和我一起写过交换日记。她说,了解我最快的方式就是读我写过的日记,分享彼此的想法,收集精彩的梦想,并且去实现它们。
如果世界就这样停止在这一刻,反反复复地轮回,我们是不是也会心安理得地过一辈子?把做过的题目再做一遍,考过的考试再考一遍,问过的问题再回答一遍,暗恋着的人继续深沉地暗恋,永不永不说再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