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三章(2 / 2)

加入书签

“是,小姐说得对。”这狗腿做到娇杏这份上已经空前了。

“我可什么都没说。”初夏不服,辩解开。

“是,小姐想的也对。”娇杏继续狗腿,“那您算过开支么?需要多少银子?工钱多少?请多少人?花多长功夫?人从哪里请?可有熟络点的会划算些。”

“你这么些问题,我要回答哪个?”初夏抿着嘴笑,心里乐开了花,有人贴心为自己,为这个家,感觉不要太好。

“不急不急,我去拿了笔墨,一一来核对,张妈妮儿你们也帮着忙一起想,小姐主持大局。”娇杏饭都顾不上吃,一路跑着上了楼。

把家里银子合计合计,四个女人一台戏,说干就干,早上商量好,下午就请了工人去了那堆废墟。

凝视着这片废墟,初夏依然忍不住湿了眼眶:“爹爹,您的地方我要还回来了。

一个月后,一栋两层楼的布庄已出现雏形。杏儿仨天天笑得合不拢嘴,好像瞅着那银子哗哗进账似的。

年希尧不当值或是不外派,隔三差五地都会来翁家走动走动,帮不上大忙,帮小忙,看看图纸,讲讲设计,初夏每每听着,双眼泛着光彩,这男人真是她的宝藏,每多接触一次,就多发现一次他身上的闪光点,这要是一次性噼里啪啦全点亮,肯定会亮瞎她初夏的狗眼。

醉酒那夜,年希尧不曾提过,初夏自是不好意思提,于是这档子事就搁置了下来,不曾日后竟然惹出事端。

两人没事黏糊着,虽说众目睽睽之下,做不出什么出格的事,可整日里,娇杏等人推着二人出门,别在她们眼前晃悠,省得让她们见天默念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年希尧斯斯文文笑着,拉着初夏出门晃了会,再回到铺子,肯定会给这仨带上点东西,一盒“清芳斋”的胭脂,一把“谭师傅”家的木梳,都是些小物件,送她们既不贵重,又熨帖得很,这仨打趣的话就这么一一给堵了回去。

初夏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张妈第一个倒戈相向的。

就前几日,张妈从木梯上下来,差点崴了脚,幸亏年希尧眼明手快,扶了一把。

“多谢年公子,若不是公子,老身今日可要吃了大亏去了。”张妈一边谢着年希尧,一边捶了捶腰,微跛着腿忙活去了。

第四日年希尧再来铺子,手上就多了几副“宝丰堂”的祛风湿贴膏。

这膏脂不算贵,却难买得很,尤其是“宝丰堂”的,都需提前下了定金。这不光是钱能办到的,更是得有心才是,更何况这还是年希尧亲手给她的。

这下张妈可把年希尧夸得天上无地上有的,还跑到老爷灵位前唠叨了好一会,又哭又笑。

娇杏就更简单了,派个添喜出来就搞定了。眼下娇杏不说,初夏也不点破,这感情的事,需她自己想明白了,想通透了才是。

初夏打算好了,若是娇杏跟她提起这事,她会还了她卖身契,认她做干妹妹,身份地位自然要抬一抬。

只是眼下不要太快就好,这铺子还未开张,重建又花了不少银子,若杏儿出嫁的日子近得紧了,还真不见得能给她备上一份厚实的嫁妆,让她风风光光体体面面从翁家出家。

再过小半月,“锦绣布庄”就可以重新开业了。

再过几日就是小年了,天愈来愈冷了,雪是越来越厚了。

天蒙蒙亮,翁家的大门就被敲得山响:“翁小姐,翁小姐。”是个粗嗓门的汉子。

娇杏寻思她家小姐又不看病,是谁叫得如此急切。院里一宿的积雪都来不及清,娇杏深一脚浅一脚地开了门栓,费了好大劲才把门拉开,这雪都堵住了门。

眼前一幕吓了娇杏一跳,眼前这人成了个雪人,若不是眼睛还眨巴着,嘴里冒着热气,她真不怀疑谁捣蛋在她家门口堆了一个人高的雪人。

“翁小姐,求求您。”来人见了娇杏,顾不上齐脚脖子的雪,扑通跪了下去。

“欸,欸,您错了。我是翁家的丫鬟,不知这位爷所为何事?”娇杏连忙伸手扶了扶汉子让他起身。

“我家少爷病重,做奴才的瞧着心疼,瞒着他一路赶来京城,想请翁小姐去劝劝他。”

“你家少爷可是姓余?”娇杏惊着了。

“正是。”

初夏连忙下了楼,这人确实一四川口音,见初夏不大信,特意拿了年府交换的那件长袍。

那件长袍是初夏为了出年府,同余丰年换了,还在隐蔽的地方做了记号,这衣裳连信一并寄给了余家。

看来得去一趟四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