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7 章(2 / 2)

加入书签

七月初秋,暑热未消,孙尚香坐在池边凉亭里,单手支颐,望着池中成群的红鲤出神,恍惚间,她仿佛做了一个梦,梦里她还在吴县的旧居,还是那个天真无忧的小女郎,她求四哥帮她应付母亲布置的课业,她拉着三哥教她拳脚功夫,她偷骑二哥的坐骑出府玩,她缠着大哥带她去打猎……</p>

很快梦就醒了,池边红鲤吃完鱼食早已游得不见踪影,亭旁栽种高大的梧桐,阳光透过葱郁的枝叶撒下斑驳的光影。远处,侍女们仍在进进出出,忙着收拾整理新居。</p>

住的府邸更大了,住在里面的人却更少了。面对这气势恢弘的高墙深院,孙尚香心里越发觉得空落落的,满园景色落在眼里都索然无味。</p>

冬歌提着一个食盒走进亭中,拿出一碟糕点一壶果浆放在石桌上,“郡主,眼下热气重,喝些柘浆解渴吧。”</p>

孙尚香接过耳杯小饮了一口,望着杯中清透澄澈的果浆,依旧一言不发。</p>

冬歌瞧出她心情不佳,试探问道:“搬来新府,郡主怎么好像闷闷不乐的样子?是舍不得吴郡故居,还是……在担心陆都尉?”</p>

此番江夏之战,陆议不在从征之列,就是因为大军出征后不久,丹阳突然爆发叛乱,贼帅尤突接受曹操所赐印绶,煽动丹阳多县百姓作乱,陆议奉命配合威武中郎将贺齐前往平叛。</p>

每次举兵西征,曹操就暗中派人煽动江东后方叛乱,屡试不爽。这次为了不妨碍西征,孙权并未抽调大部队去平叛,是以贺齐和陆议的兵马加起来也是少于叛贼的,时间已经过了两个月,不知能否顺利平定叛乱。</p>

见孙尚香仍旧闷闷不乐,冬歌小心翼翼劝慰道:“陆都尉不是给郡主寄信报平安了吗?想来不会有什么危险吧?”</p>

孙尚香伸手轻按住衣领下的红豆玉骰,沉默不言。陆议寄信的间隔时间一封比一封长,信的内容却一封比一封短,不用想也知道,这肯定是因为战事吃紧,他无暇顾及的原因。</p>

良久的沉默后,她垂眸低叹道:“希望吧。”</p>

半个多月后,丹阳终于传来捷报,贺齐与陆议击败贼帅尤突,斩首数千,余党震服,叛乱诸县均已平定。陆议暂且屯驻当地,处理后续安抚事务。</p>

接到陆议的手书,孙尚香反复看了几遍,确定他平安后,长舒一口气,终于放下心来,立马坐到案前写回信。</p>

晚风吹进窗户,罗帐轻摇,烛火微晃,孙尚香提笔的手顿了顿,又看向手边陆议写给她的书信。</p>

每次他写信来多是问她好不好,叮嘱她注意这注意那,她每次问他的情况,他都是说自己一切都好,让她不用担心。可带兵出征,既凶险又操劳,他怎么可能事事都好?想来按时吃饭睡觉之类的话都是为了宽她心所写。</p>

再者,此番聚众叛乱的并不是山越匪贼,而是受到煽动、化民为贼的百姓,这次平叛虽成功,但他心里肯定也是不好受的。</p>

他总是这样,习惯一个人扛起压力,习惯把什么事都埋心里,不让别人为他担心。可她却不喜这一点,他们早说好了要风雨同渡,不离不弃,自然也要坦诚相待,一起分担。</p>

她还有许多话想对他说,可想到三言两语在书信里说不清楚,还是等他回来慢慢说吧。</p>

孙尚香轻叹口气,想了想,最后添上一句。</p>

“早日归来,我好想你。”</p>

*</p>

自从将军幕府迁来京口后,孙权就一直在加紧备战,将主力军队布置在柴桑至夏口一线。</p>

毋庸置疑,孙权在谋划实现着当初鲁肃榻上策中所规划的方略——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再图巴蜀,竟长江所极,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p>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乃九州腹心,天下必争之地。何况此时刘表已病重,继承人悬而未决,荆州内部几股势力争权夺利,可谓是内忧深重。恰因如此,正是外部用兵的好时机,孙权想赶在曹操之前谋取荆州,曹操定然也不会放过此良机。</p>

早在三月,曹操返回邺城后,就已开始筹备水军,部署南征。六月,曹操罢三公,复置丞相,自晋位为丞相,愈发大权在握,师出有名。七月,曹操集结大军南下。八月,刘表病亡,次子刘琮被荆州群臣拥立为主。</p>

此刻孙权正在柴桑视军,接到这些消息大为惊愕,没想到曹操动作如此之快,更没想到刘表竟在这个关头死了!</p>

他只能暂且放下对荆州用兵之念,准备派人去打探更详细的消息,宾客鲁肃毛遂自荐,请命以吊丧为名,前往荆州打探虚实,孙权当即应允。</p>

孙尚香自然不愿待在侯府干等消息,亦带着一众侍女乘船来到柴桑。</p>

从渡口至吴侯行辕,她一路上听到无数军吏对于曹操南下的议论,几乎人人都忧心忡忡,认为无论是荆州还是江东,必然无法抵挡曹操的兵锋。</p>

孙权负手站在舆图前,盯着荆州那一块的方向,愁眉不展。</p>

“听说二哥派鲁子敬去给刘表吊丧?”孙尚香走进书房,开门见山问道。</p>

孙权转过身,看着不召自来的小妹,蹙眉道:“你怎么来了?我不是让你待在京口吗?”</p>

“待在府里作甚?”孙尚香扯了扯嘴角,轻笑一声,“整天看着你的夫人和你的姬妾争风吃醋吗?”</p>

“胡闹。”孙权低斥了一句,坐回堆满简牍的桌案前,眉头紧锁。</p>

“二哥让鲁子敬去荆州,名为吊丧,实则打探消息吧?”孙尚香走至案边坐下,继续方才的话题。</p>

孙权轻叹一声,点头道:“子敬说,荆州江山险固,沃野万里,百姓富足,若据而有之,实乃帝王之资。现刘表已亡,其二子庸弱,又素来不睦,军中将领也分为两派,还有刘备……”</p>

乍然听到刘备的名字,孙尚香心里咯噔一声,顿时神色微沉。</p>

孙权皱眉看着手上文书简册,并未注意到她的异样,“刘备寄寓荆州多年,刘表忌惮其才能一直不敢重用。此时,若刘备能联合刘表二子,使之上下齐心,我们就应当对之抚安,共结盟好。如果他们之间离心离德,我们就该另作谋划,以济大事。”</p>

孙尚香皱眉低喃,“刘备……”</p>

孙权对她的反应略觉诧异,微微挑眉,“怎么?你对此人有何看法?”</p>

“二哥对他有什么看法?”她不答反问。</p>

“此人乃天下枭雄,素有仁义之名,又与曹操有仇隙,我们可以拉拢他,共同抗曹。”孙权道。</p>

孙尚香心生烦乱,抿唇不语。</p>

孙刘联盟抗曹,果然一切都在按照历史的轨迹发展。</p>

可她没忘记,赤壁之战后,刘备乘机壮大,孙权为了巩固联盟,又是借地又是联姻……</p>

“我只知道,刘备起兵多年,屡战屡败,奔亡不暇,每至绝境却总能绝处逢生。”孙尚香侧眸看向他,神色郑重严肃,“每次兵败,他便依附其他诸侯,一面求存,一面暗中壮大自己势力。曹操当年也拉拢过他,结果如何?刘备可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p>

孙权沉吟片刻,叹道:“是否结盟,言之尚早,还是等鲁子敬回来后再作决议吧。”</p>

另一边,鲁肃星夜兼程赶至夏口,骤闻曹操大军压境,刘琮率众投降,刘备被曹军追击溃败,仓惶奔走,欲南渡江,鲁肃当机立断,径直去见刘备,与之遇于当阳长坂,向其传达联合抗曹之意。</p>

此时刘备新遭惨败,兵士离散,人马辎重俱为曹军所获,甚至连家眷也被曹军俘虏,正苦无安身之处,是以他很高兴地接受了鲁肃的提议,与关羽和刘琦兵马会合后,一起到了夏口,遣诸葛亮出使柴桑,鲁肃也随之返回复命。</p>

然而鲁肃诸葛亮还未赶回柴桑,曹操的书信已顺江而下,江东上下在一夜之间陷入了莫大的恐慌。</p>

喜欢枭姬驯鹿记(三国)请大家收藏:()枭姬驯鹿记(三国)更新速度最快。</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