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五章.大魏革新(2 / 2)

加入书签

大魏。

冯预变革了税制。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大魏政府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

整顿了吏治。官员职务满两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为严惩贪污,亲自处理了南安王贪污案。汝阴王、南安王“黩货聚敛”,按惩贪法令应当处以死刑。但他们贵为皇亲,身份特殊,经廷议,最终两王免于死刑,“削除封爵,以庶人归第,禁锢终身”,是大魏建国以来比较重的处罚。

沿用了汉代的选官制度,以科举策论,评论时事为主,辅之以察举、辟署、征召,选贤任能,不重门阀。这遭到了一些贵族或明或暗的抵制。出乎冯预意料的是,端庄稳重的刘贵妃是个犟性子,对冯预的新政并不赞成,冯预一怒之下降其为妃。而她那已无位分的异母姐姐刘璃这段时间深自反省,常常痛悔哭泣,她多方贿赂冯预亲近的人,说愿以奴婢之身,侍奉皇帝。

重归大位,冯预日理万机,不辞辛劳,勤于为政。百官大小,无不留心。他常说:“人君怕的是不能处心公平,推诚待人。能做到这两点,则蛮地之人都可以变得如亲兄弟。”

又虚心讷谏,从善如流。一直倡导鼓励大臣们直言进谏,强调“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对敢于批评进谏的官吏礼遇有加。对性子鲠烈,敢直言的大臣常有礼遇。

而用法严谨,虽王公、贵戚、大臣也从不宽贷;然不计小过,宽以待人。左右进食,曾于食中得虫,又进汤误伤帝手,都是一笑了之。

爱惜民力,生活俭朴。每次外出巡游及慰劳军队,有关官吏奏请修筑道路,孝文帝说:“粗修桥梁,能通车马就行了,不要除草、铲得过平。”禁止士卒踏伤粟稻,有时砍伐百姓树木以供军用,也要留下绢布偿还。宫室非不得已不修,衣服破旧了,洗补以后又重新穿上,所用鞍勒仅铁木而已。

对于破除门阀选贤举能,却不遗余力地推进。

在这个过程中,太监们不断送来刘璃嘘寒问暖、深切悔过的信笺,冯预冷眼相看,一抹讥讽的笑意。轻浮善变,见风使舵,几乎是反版的花如雪。

爱惜人才,亲贤任能,以经书、以文史、以谋略为帝所重的自有一批大臣;对朝廷中有才能的贤明之臣,一一重用,使他们都成为当朝明臣。

因为时时抹不去那个人的身影,他不自觉地用看那人的眼光去看妃嫔们。

对于自己的身体,他自己深深自省:一大概是当年和刘璃在一起时候太早,十多岁正是身体发育的初期,大概过早的行男女之事,让自己气血亏损,给之后的体弱留下了病根;其二,母亲身份卑微,在宫中多年不过是个隐形人,并未能给他以正常的母爱,很快又随之没了父亲,祖母权欲极强,又偏爱儿子安豫王,自己被宫人冻过饿过体罚过,忧恐不已,大概也让他忧思伤身;初登帝位,过于殚精竭虑耗费心智,又缺乏锻炼;至于皇后刘璃的丑事……当然更是致命一击。

先天不足,后天劳烦,事事亲为,急于求成,性情暴躁,动辄发怒,平时又不注意养生和锻炼,他尚记得在亲自审讯皇后刘璃私通侍卫一案时,已经力不从心,先是以疾卧含温床,后取卫直刀柱之,才勉强支撑着站起来。

现在想来,仍然惊惧。那样的身体,如何支撑这煌煌大魏!

他惩治了为刘璃传递消息的太监,自此,专心地寻找花如雪那样贤良端方的妃嫔来照顾自己。

这时,他派在陈国的眼线传来了消息,说陈国宫中有个容贵嫔,因事没入暴室,行为举止很像是当初的花贵人。

冯预不知真假,但听了其所奏事情后,已十有八九确定那人就是花如雪。被利用美色传递消息、收养无母的顽劣皇子、知书识礼、以奇奇怪怪的事获罪几次没入暴室……除了那个他一直瞧不上的蠢笨女人,还有谁会做得出来呢。

十月,大魏皇帝冯预纳徐妃朝清,她的祖父是当朝太尉、枝江徐公,父亲是侍中、信武将军徐敞,他们在冯预复位中立了大功,冯预国家初定,按照约定,投桃报李,纳了徐妃。

作者闲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