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2 章(1 / 2)

加入书签

叶成也不知道这小黑屋是施京墨专门设计的自己和两个小孩子交流用的, 黏黏和嘟嘟靠近就会有提示音, 而只要梁音靠近, 靠着一些传感器,视频就会自动切断, 比西郊那个不靠谱的设计高了好几个档次。

施京墨看着黑掉的手机屏幕, 最后他关掉自己做的程序, 又翻出手机相册, 看了看梁音近来的照片。

和在港城不同,面对媒体这方面, 梁音在内陆要开心得多, 连街拍、机场拍都一副清新自在的模样, 看起来好得很呢。

连投给他公司里的钱都拿走了分毫不剩,还说相信他的主角光环呢……

施京墨心里隐隐的很不舒服, 这个小没良心的!年纪不大, 总是那么成熟!还有那小肉肉, 那能那么教育吗!下次肯定搞出更大的事情啊,也就这个和黏黏属性差不多的他能理解怎么疏导黏黏啊。

梁音真是,妥妥的离不开他呀!

在京城准备出去工作的梁音打了几个喷嚏,也不知道是哪个一直在惦记她。

《失恋阵线联盟》这几天杀青,梁音今天要去片场拍最后几场戏, 顺便还有一些类似演完戏之后的感受采访, 说是要在预告片后面发上几条。

剧组想通过各种形式, 让电影变得更吸引人一点。

梁音看着这么一帮精打细算却动力满满的年轻人, 很是感慨, 现在内陆的很多类型电影才有苗头,正是方兴未艾的时候。

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来。

梁音找到吴远,问了他一些问题,“像你们这样的年轻导演,是不是很不好拉投资?尽管我觉得你们的技术都已经很好了。”

吴远细细思索了一下,似乎想到了自己拉投资的心酸,他点头,“是啊,为了几毛钱扯皮,又为了演员们的片酬各种求爷爷告奶奶。”

在华国娱乐圈,艺人片酬匪夷所思的不对等是一个积攒很久的问题,华国既不像是A国那种在金字塔顶尖才赚得多,也不像亚洲其他国家普遍片酬低的习俗,在内陆就是一个十八线,那叫起价来都跟天皇巨星似的。

吴远说到这,忽然想起梁音就是一个演员,他有点不好意思,“我不是说你哈,要不是你和宇哥,我这片子估计也就是默默无闻的学生演了。”粉丝量巨大的流行明星其实还是能拉动票房和关注度的,甚至有演技的能人物演活的,这些他也不得不承认。

梁音笑了笑,说了声没关系,她又问,“那你身边还有这样有才华但是没投资的导演吗,如果可以,我想给这样的人投钱。”

吴远张了张口,没想到梁音是这个意思,但他眼眸忽然一亮,“那自然是有啊!但是他不算年轻了,他是个三十多岁的大叔,他的最新剧本特别好,预算也才两百万!可是还差了很多呢!”

梁音毫不含糊,“那我什么时候能见见他吗,他叫什么名字?我想先看看他的其他代表作。”

“他的名字叫余坤。”

当时的梁音和吴远还不知道,他们谈论的这个找不到投资的“三十多岁的大叔”,将成为华国近十年来最有价值的电影导演。

梁音也足够幸运,余坤这会儿正因为拉不到投资而如热锅上的蚂蚁,吴远作为朋友,也不含糊,在梁音提出这个问题的当天,就给自己欣赏的哥们打了电话,拍好了戏,就拉上余坤和梁音、姜媛一起吃了顿饭,也让梁音见到了吴远口中的天才。

余坤今年三十二岁,看起来很严肃老成,性格也有点沉默寡言,通身的衣服就像是几十年前的知识分子一样,完全没有艺术家的气息。

在席间,梁音了解到余坤曾经只是在京城电影学院研修班学习过一年,那还是赶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余坤曾经几次报考京城电影学院的导演系,奈何京城电影学院的招牌院系,本就难考,余坤的文化课成绩也没有特别突出,所以每一次余坤都被拒之门外,他便在各种剧组里打杂,从场记到打板,从茶水工到送盒饭,只要是在剧组,他基本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

在研修班学习了一年之后,余坤就得到了一个在小地级市的节目上拍摄短片的机会,也在那里真正接触导演这个行当,没过几年,他又来当了京漂,有一个小短片拍摄后获了个奖,就一直靠拍广告或者是各类短片糊口,而他这些年一直在准备自己的剧本,现下一个故事让他觉得应该不太烧钱就能拍好,这才动起手来,据他说他最想拍的几个电影需要的钱他还拉不到,所以就先缓缓,先拍能拍的再说。

尽管性格有点内向,但是谈到电影和自己的未来,余坤还是很健谈的,梁音仔细和他探讨了一下手头上拍的这个电影,梁音觉得很有意思。

剧本是改编自一个真实事件,就是一个农村里的悬疑故事,余坤脑子里似乎各个画面齐全,对自己的想法更是坚定,从叙述角度、三段式叙事、多视角多切入角度到结尾的黑色幽默,他侃侃而谈,又给梁音看了一下他完成的一些部分,余坤带来了手稿画稿,还带了类似demo的短片视频。

“就是这个城里的戏,有些难。”余坤尴尬笑了笑,“缺钱不说,有的场景布置也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

其实就是缺钱。

梁音看了看余坤拍的短片,又趁着他出去打电话把余坤曾经获奖的短片和一些广告作品看了,她忍不住点头,这真的是个天才啊……

天才基本上分为两种,被世人发现的和超脱于现在被后世发现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