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开端(2 / 2)

加入书签

“这雕工这样好,就连都城也少见。巾帼城还真是藏着不出世的大才。”嘉兰一看就很喜欢,爱不释手地拿在手里,小心地把玩。她只以为是萧肃政路上随手买的,不由感慨他的好运。

萧肃政一听,心里一顿,不由生出几分狐疑。

他下衙之后,会特意拐到一条商街上去看看。既是想为嘉兰淘个惊喜,也能顺带看看民情。这支玉簪,也是他一看就觉得好,这才买回来的。但是,他往日可从来没见过这等让他一看就知道是上品的好玉簪。

萧肃政眉头微蹙,但很快又展开。他要去好好调查,但在查清楚之前,就不用嘉兰为此忧心了。因此,他只道:“喜欢就好。对了,我那儿已有几个好苗子。只是武师都是大老粗,这几个小姑娘,苗子虽好,却不好练。正好给了你。”

嘉兰一听,立刻就把簪子放下,欣喜万分地伸手去揽萧肃政的脖子:“那真是太好了,果然是夫君厉害!”

萧肃政一听,心中大喜,顺势把她抱在了自己怀里,颇有些得意道:“那是。要不怎么能娶到你呢!”

嘉兰靠在他怀里,听着他有几分孩子气的话,心里吃吃的笑。

五年前初见时,他还是个阴郁低沉的少年。五年后,他已是老持稳重的青年。但只有她才知道,无论是五年前还是五年后,他心底一直都藏着这样一个明朗的小男孩儿。如今,正在一点点地剥落其外那层厚重而灰暗的外壳,露出明丽之色。

而这明丽之色,只有她看得到。

是她的秘密,也是她的心喜。

*

萧肃政是个立说立行之人,他应下嘉兰之后,立刻就派人着手安排此事。没过两天,既为嘉兰在演武场安排好了场地,也把人交给了嘉兰。

嘉兰也不含糊,马上进行了安排。虽然最后挑下来,统共不过八人。但嘉兰将其视为一个良好的开端,仍十分重视。

她为这些姑娘们布置好了睡觉的通铺,准备了新的被褥。甚至还特意去定制了统一的服饰。她们的衣裳是适合练武的窄袖玄衣,不过领口和袖口,皆绣着跟嘉兰的使女一样的银线莲纹。衣裳的心口处,还绣了一朵盛开的兰花。

芒种和小寒领着她们给嘉兰磕过头,这才按着嘉兰先前的布置开始训练。

见完武婢,嘉兰又马不停蹄地见了想跟着夏时等人的商队,前去赶考的学子。

这三个学子,是肖夫子特意带来见她的。

“兰姐儿,我想拜托你,让夏时他们的车队,带上这几个小的。”肖夫子往来喜欢叫她二姑娘,现在她嫁了人,他也不乐意叫她“萧奶奶”,听着跟小了一辈似的,索性叫她“兰姐儿”。这称呼是嘉兰乐得听见的。

起初,嘉兰能模模糊糊地感受到,肖夫子透过她在看另一个人。但是渐渐的,这种感觉一点点褪了色。到如今,她也能清楚地感受到,肖夫子看重她,便真的只是因为她罢了。

肖夫子的请求也不大,嘉兰当即便笑应了:“他们还算是我的师弟呢,我自是要好好照看的。先生放心,我会替他们安排妥当。”

她又对三个学子道:“师弟们尽管放心。先生对你们寄予厚望,你们只管专心赴考便是。其余庶务,我这个做师姐的,一力承担。”

三个学子嗫嚅着红了脸。他们站在这个容颜妍丽的师姐面前,又素来听闻肖夫子对她的赞赏,便不由生出几分局促和不安来。

嘉兰笑着安抚了他们几句,又随口挑了几句策论来考问。她故意挑的不难,这三人虽则紧张,但到底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

嘉兰起初不过是想安抚他们,只是一问一答,竟还偶有新奇之思。听到后来,倒也起了几分兴致。

这三人也有些意思,本来局促不安,但嘉兰同他们谈策论之道,他们竟也就把嘉兰是个女子这件事给忘了,还真一本正经地说了起来。

肖夫子瞧得津津有味,也不出言打断,由得他们论道。

只是,这可就苦了在外头徘徊的夏团。

她实有要事禀报,咬了咬牙,还是打断了里头的论道。

嘉兰意犹未尽地看了夏团一眼,笑道:“你来得正好,我有事儿要交代你安排呢。”

夏团此时却不敢接话,忙向肖夫子等人告了罪,几步上前附在嘉兰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嘉兰脸色一变。

但是,她脸上的阴霾不过一瞬,尔后,她有些遗憾地朝肖夫子和三个学子行了礼:“家中有事,便不久留了。先生和师弟们皆请放心,随队赶考一事,我皆会安排妥当。”

“有你此言,我就当个撒手掌柜,不管了。”肖夫子明了她又要事要处理,也不久留,带着脸上颇有几分遗憾的学子就走了。

等肖夫子等人一走,嘉兰的脸色登时就沉了下来。

“沙家到底是什么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