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2 / 2)
顾蒲月这一强调,让嘉兰心底一惊——这个年份对于嘉兰和顾蒲月来说,是沾染着血色的刻痕。
“那可是定北战乱最盛的年份,汪家果然不同寻常,居然放心把一个小姑娘送来。”顾蒲月皱了皱眉。她只是单纯觉得汪家有点儿不对劲,却不知这随口一说,让嘉兰的心底波澜骤起。
汪家,除了在峙城之战汪恩义拜入蒋忠君麾下外,又出现了一个与“裕楚十一年大劫”的联系——收养汪如珠。
她先前从没想过要把汪如珠和裕楚十一年的大劫联系起来。但现在既然被顾蒲月提醒了,嘉兰心里打了个咯噔。她会不会漏了些什么?
顾蒲月倒没有太纠结汪如珠的来历,她更在意汪如珠和汪奶奶的关系:“不过,我仔细瞧着,汪如珠倒是个正常人,她对汪奶奶还有几分真心。时时护着,如果冯夫人说了什么伤人的话,第一个看汪奶奶的就是汪如珠。”
“我刚见汪如珠的时候,汪奶奶带她来了锋哥儿的周岁宴。那时候的汪奶奶,虽则羞怯,还会露脸。”嘉兰回想当日的场景,抿嘴一叹:“这才过了多久。”
嘉兰这一叹,夏满倒是接的很快:“奶奶,婢子看也过了蛮久了。您看,咱们认识汪表姑娘的时候,汪大姑娘还没定亲呢。如今这两位汪家的姑娘前后脚都要出阁了呀。”
“照婢子说,汪家这几年也就这两位姑娘出嫁这么点事儿,汪奶奶许是因着这个缘故才笑不起来的呢?”嘉兰不阻止夏满说话,夏满便说得头头是道:“没准汪奶奶觉着汪大姑娘嫁的不如汪表姑娘呢!又或者是两位姑娘都留得太晚了呢!”
顾蒲月一乐:“你这丫头,倒怪伶俐的。”
可嘉兰却悚然而惊——夏满说得没错。然而,恰恰相反,嘉兰以为汪奶奶并不是怨怼汪似玉嫁得不如汪如珠,而是怨怼汪如珠选秀入宫!
顺着这个思路一想,嘉兰忽地觉得“衣带授信”一事,古怪之处竟有了些许眉目。
汪如珠姿容姝丽,汪恩义可能接她来养,就是想将她送入宫中。如果汪奶奶不愿意汪如珠入宫,那借留下衣物,掰扯上萧肃政,至少能避开她入宫的命运。
当年的定北,萧肃政是个外来人,长得周正,也算才俊。关键是尚无根基,就嘉兰平心而论,也会挑上他。嘉兰略一想,心里嘀咕着忍不住还犯了一小下酸。复尔又觉得自己这样有点儿意思,不由微乐。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汪家在这件事上从仆婢到主母看起来都这么粗疏了——因为这可能本就不是粗疏,而是故意!
只是,汪如珠不知为何与汪奶奶意见相左。汪奶奶当年赴宴时,甚至还给了嘉兰一种她可能是被迫为之的感觉。这对嘉兰来说,依旧是一团迷雾。
而且嘉兰的人还查到的当日跟在汪如珠身边的使女蔓荫实则是冯夫人送给汪奶奶的人,她真正的主子,怕是冯夫人。
但嘉兰清楚地记得,在周岁宴之后冯夫人就亲自登门致歉。她致歉之时,一点儿也不像是个参与者——除非冯夫人当真是个擅忍之人。但是,就凭冯夫人素来的言行举止,她真的擅长忍耐?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是汪奶奶设计的这一出,那这衣带授信岂不是多此一举?
嘉兰的心绪百转千结,夏满没得到嘉兰的回应,还小心而好奇地问了一声:“奶奶,婢子说得有道理吗?”
嘉兰回过神来,朝她笑道:“你这丫头,还会邀起赏来了。”
顾蒲月也笑了:“我方才在想,夏满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我觉着汪奶奶不像是会难过于汪似玉嫁得不如汪如珠的人,更像是……会难过汪如珠远嫁的人。”
顾蒲月说着,叹了口气,复杂道:“汪家和冯家,也真是让人捉摸不透。也不知道汪奶奶跟冯夫人到底有多好,许是她们真的太好了,我这些都是乱七八糟的猜测吧。”
“冯夫人当年跟汪奶奶是邻里,自小一起长大。后来鞑子屠城,冯夫人和汪奶奶与家人走散,是冯夫人护着汪奶奶夺了一条生路。”嘉兰说得简练,可回想起探子的报道,她还是忍不住一叹。
不管如今冯夫人和汪奶奶之间生了什么嫌隙,当年的她们,是真正同生共死过的刎颈之交啊。
顾蒲月也不再是当年深闺少女,她听罢也能想象当年的九死一生,不由得默了一默。
可她想想在别宴上的所见所闻,还是忍不住道:“自古人心……”
顾蒲月没有说下去。嘉兰闭了闭眼,一声轻叹。
自古人心易变。
是吗?
※※※※※※※※※※※※※※※※※※※※
好想赐我一个礼拜疯狂写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