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中人(2 / 2)
萧肃政冷笑一声:“动真格?恐怕想把自己从里头摘出来才是真的。我听说这郑大人可是昭楚帝的心腹。”
他对昭楚帝有显而易见的不满。萧肃政几乎可以想见此事的走向,不管大皇子或者吴家会不会栽,昭楚帝吃的丹药是肯定不会跟婴骸坑有关的。
至于那个炼丹童子,就算他被证实真与定北婴骸坑案有关,那他给昭楚帝炼的丹药也不可能来源于婴骸坑——或者说,不论实际情况如何,昭楚帝是绝不会允许他自己与婴骸坑案有丝毫联系的。
嘉兰握住了萧肃政的手,神色严肃:“哪怕昭楚帝想把自己撇干净,也由得他撇。过犹不及。”
“吴家把婴骸坑案抛出来,看似的确是打了大皇子一个措手不及,解了吴家深陷通敌叛国疑云的危机。但是这个决定太过仓促,吴过山可比大皇子更深陷婴骸坑案里。”嘉兰分析道。
“我许久未曾听说阴城大长公主的消息,可我想,她不是那么轻易善罢甘休的女人。”嘉兰娓娓道来:“昭楚帝如今既不信吴家,也不信大皇子,他既外派郑宣行,想必如今最信任的,就是阴城大长公主。”
“如果她不借机对吴太后落井下石,她就不是阴城大长公主了。”
*
正如嘉兰所料,婴骸坑案沸沸扬扬之时,昭楚帝把炼丹童子下了诏狱,当朝斥责了大皇子,拒绝了二皇子和四皇子的求见,撕了三皇子谏言的书信。
他只召见了阴城大长公主。
阴城大长公主脸色平静地坐在步撵上,脸上看不出喜怒哀乐。她在宫道上巧遇了薛姒霜,薛姒霜停下脚步,向阴城大长公主行礼,等着阴城大长公主的步撵过去。
“她倒是殷勤,日日都往吴太后宫里去。”阴城大长公主把玩着手上的护甲,漫不经心地道:“这紧要关头也去,还算有几分心气。”
“添花,回头也提醒本宫一声。等见完圣上,再去拜见一趟太后。”阴城大长公主双手交叉安放于腹前,唇边的笑意嘲讽而又高傲。
*
阴城大长公主见到昭楚帝时,昭楚帝怀里还坐着一个娇媚的美人,正虚若无骨地依偎在昭楚帝怀里,给他喂樱桃。
这就是新晋宠冠后宫的修媛付秋心。
付秋心一看到阴城大长公主,急急地想要从昭楚帝的怀里挣脱。昭楚帝哈哈一笑:“姑母与朕最是亲善。”但他狠狠地抓了一把付秋心的酥胸,还是让付秋心整了衣袖告退。
阴城大长公主低头心里,眸色暗了几分。
昭楚帝居高临下地看着她,忽然道:“姑母,大郎可让你失望了?”
他口中的“大郎”指的是大皇子。
阴城大长公主叹道:“大郎此错,错在用人不察。但他待皇上,实乃一片赤诚。那起子小人,陷大郎于不义。但在都城练的仙丹,又没有这些污糟。一码归一码,混为一谈的人,本宫看才是真正别有用心的人。”
阴城大长公主三言两语把昭楚帝摘了出去。
昭楚帝面色稍霁:“姑母还是明大理。只是这一次,大郎实在是干了一件蠢事。”昭楚帝忍不住怒而拍桌:“二郎和三郎接连上折子,让人烦不胜烦。”
阴城大长公主只劝道:“父子一体,皇上保重龙体要紧。二郎和三郎也不过是忧心国事,只是年纪尚小,许是不懂罢了。本宫也不敢妄议朝政,只想着,皇上心里定有定论,由不得旁人置喙。”
一句“忧心国事”让昭楚帝脸色一黑。他还没死呢,轮得着他们来忧心国事!?
他声音沉郁,只觉得太阳穴在突突地跳:“翅膀硬了,心也大了。”
这话很重,阴城大长公主没有接话,充耳不闻。
昭楚帝也并没有打算继续刚刚的话,而是道:“姑母,还有一事。逍遥王叔给朕递了折子,想为楚齐林请封世子。”
阴城大长公主叹息道:“早该如此了。”
昭楚帝紧接着问道:“只是朕心里一直疑惑,为何是王叔给朕递折子,而不是王兄呢?早前姑母去了一趟襄平城,许对辽东郡王府了解得更多。”
阴城大长公主斟酌着道:“辽东郡王对长子毁容断臂的事一直耿耿于怀,估计正是因此才迟迟没有上表请封二公子为世子。不过,辽东郡王还是更看重二公子。”
阴城大长公主和昭楚帝都知道襄平城楚齐桓和楚齐林双双被劫的往事。
昭楚帝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朕想也是。王兄还把世子送来都城,也算是一片忠心。”
昭楚帝看楚齐林,现在可比看大皇子和二皇子顺眼多了。
阴城大长公主显然也看出了昭楚帝的喜恶,附和道:“皇上所言极是。本宫听说楚齐林和四郎玩得不错,您大可常召他入宫陪四郎一同进学。”
昭楚帝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个四儿子。四儿子素来聪敏好学,也不像二皇子那样时常跟自己对着干,昭楚帝笑着点头:“姑母此提议甚好。”
阴城大长公主低眉垂眸,唇边勾起了一抹笑容。
※※※※※※※※※※※※※※※※※※※※
明天我坐飞机,不一定能更新。如果中午十二点没有看到的话,估计明天就咕咕咕了_(:з」∠)_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