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5.温柔贤惠的妻子17(完)(1 / 2)

加入书签

肖母收回停在乖孙身上的视线, 想到自己好久没跟村里人聊聊天了, 此时又听儿媳妇这么一提,这一时就有些心痒难耐了。

肖年用下巴蹭着小家伙,吸着他身上的奶香味,看到他妈脸上的纠结, 说道, “妈,想去就去呗,反正这边已经忙完了, 接下来也是休息了, 李嫂那边, 估计人家是真的有事跟你说,别让人家久等了。”

略微思索了一下, 肖母皱着的眉头松开,“那行, 我去看看有什么事, 你们别忘记给嘟嘟泡奶粉喝。”

“不会忘的, 妈你去吧。”

肖母解下围裙,总算是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你说妈怎么还这么不放心咱们带孩子呢,”见她出去了, 肖年小声嘀咕了一声。

肖燕接过孩子,低头在小家伙脸上亲了两口, 笑了一声, 一脸温柔, 没说话。

李嫂这次是来找肖母讲卦的,至于那个对象,除了曾家那些人,还有谁能有这个‘荣幸’。

这个故事,她可是整整憋了三年啊。

大树底下,聚集了好一些嗑瓜子剥花生的妇人,最近临近过年了,家里吃的东西也多了起来。

远远看见肖母朝她们这边走来,大家都兴致颇丰。

“肖家婶子,来我这里坐。”说话的是桂花娘,她家离肖家也就那么几步的距离,也算是熟悉的人了。

肖母笑呵呵的,客气地领了情。

等她一坐下来,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起来年轻了好几岁的肖母身上。

“肖家婶子,你可是享福了啊,都能住市里了。”不知谁羡慕地感叹了一声。

“是啊是啊,我们连去都没去过呢。市里好看不。”

“……”

肖母笑眯眯的,也不说话。

李嫂就近坐下,大大方方地跟着夸了一句,“那可不呗,今天我看见婶子时差点没看出来,你说说这市里可不养人吗?婶子看起来年轻那么多。”

“刚才婶子过来的时候,我也没认出来……”

“……”

“你们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什么年不年轻的,我都已经老了。”肖母脸都笑僵了,再不打断这个话题,任她们再说下去,天都快要黑了。

“怎么会呢,跟我们比起来,你哪里老,肖家婶子,你享福的日子还在后面呢。”有人反驳。

接着,大家东扯一句西扯一句。

一群人讲着讲着,忽然有人将话题就引到了曾家那些人身上。

“肖家婶子,曾家发生的事,这些年传得到处都是,可真够解气的。您可是错过了一出大戏。”

当年,他们肖家村的人,可是都知道肖家母子被欺负的事。他们作为局外人都被气着了,更别说肖母她们了。

所以这群人以为,肖母肯定会喜欢听她们讲的故事的。

“咋了,”

乍一下提起这人,要是她们不说,肖母估计都忘了。

但如今一提起来,心里那股气愤还是有的。

“这事我来说我来说,”李嫂眼睛一亮。

一时,大家都默契地安静了下来。

“这几年,那曾梅好像还不死心,三番五次地来这边找过你们,我们邻里邻居的都知道这些事,也没人理她,也不知她脸皮怎么就这么厚了。不过,说到最大的笑话,还是曾家那边的,前面几年还好,曾家那几个人对于这个女儿没什么怨言,这几年,曾梅在家不干活也不挣钱,事就多了起来……”

离婚回曾家时,曾梅手里还是能抠出那么点私房钱的,有钱万事都好说,一家人和和气气地坐到一起吃饭。但到了后面,钱花完了,首先曾大嫂态度就不对了,时不时说着酸话讽刺几句的。

而且那曾东不知是宠坏了还是怎么地,给家里闹得,鸡飞狗跳的,三个孩子在一起天天吵架,更过分的是,那曾东还偷家里的钱出去花,给曾老娘逮到了,差点没气死,又被曾梅拦着了。

肖年有了儿子的消息传到村里时,也是曾梅回肖家的幻想破灭的时候,曾老娘他们彻底就不想忍了。

一家人计划着找了媒婆,委托她给曾梅找个男人,给嫁出去,能省点口粮也是好的。

曾梅不愿那也没办法啊,拗不过曾家一家老小的。

其实就按曾梅这不能生的体质,哪里就是那么好找的。

好不容易找了个鳏夫,让曾梅过去当后娘就可以了。

没想到,给曾东这小子给闹糊了,事情也是偶然,曾东这小子,外面打架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就阴差阳错地差点把这鳏夫的儿子差点给打死了。

事情都变成这样了,曾家赔了一笔钱,都快变成仇人了,怎么可能结为亲家呢。

“……”

李嫂越说越兴奋,这几年曾家的事,就好像是她亲眼所见的一样。

肖母听得连剥瓜子都动作都停了下来。

“曾家家庭条件不是挺好的吗?不至于连口饭都省不下来吧,怎么就容不下一个女人,要人给人当后娘去。”肖母忽然问道。

“唉,他们一家人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李嫂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

肖母默然,确实,说白了,就是自私自利。

说着说着,那桂花婶插嘴道,“婶子,那曾梅还不死心呢,可能会来找你们,你们可别气着了。”

李嫂一拍大腿,“是啊,听到你们回来了,肯定会来的。”

曾梅这女人,在她们看来,就是不要脸。

也不看看她自己长什么样,曾东那个小子长什么样。

再看看肖燕,人家这几年养得肌肤水润,身材纤细,一身裙子衬得跟城里人似的。

哪里又是她能比得了的。

肖母一听,脸色就沉了下来,“找我们又怎么地,我们又不欠她的。”

“那是那是,到时候,大门一关,可不能心软了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