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从名伎到贤妾:秦淮八艳之董小宛(2 / 2)

加入书签

几番交接之后,董小宛与冒辟疆情缘已定。

董母去世后,冒辟疆带着小宛回苏州赎身,因其在半塘名气太大,不论出银多少,鸨母都不肯放手。就在二人一筹莫展之际,钱谦益偕柳如是来游苏州。经钱谦益出面,董小宛赎身之事才得解决。

董小宛嫁入冒家后,与上下相处极和谐。马恭人(辟疆母)和苏元芳(辟疆妻)特别喜欢董小宛,董小宛对她们也很恭敬顺从。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

宁静和协的家庭生活刚过一年,李

自成攻占北京,清兵入关,冒家险遭涂毒,家产丢尽。董小宛随夫南逃。战乱过后,冒家辗转回到家园,缺米少柴,日子十分艰难,幸得董小宛精打细算,才勉强维持全家生活。

此时,冒辟疆又病倒,下痢兼虐疾。为照顾丈夫,董小宛把一张草席铺在床榻边作为卧具,丈夫恶寒发颤,她就紧紧抱住;丈夫发热烦躁,她又为他揭被擦澡;丈夫腹痛,她则为他揉摩;丈夫下痢,她为他端盆解带。经过五个多月折腾,冒辟疆病情好转。

后来,冒辟疆又病了两次:一次是胃病下血;一次是背上生疽,董小宛都悉心照料,出常人之想象。董小宛身体本虚弱,加之多次辛苦照料丈夫,一病不起,冒家多方请医诊治,皆无成效。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在冒家做了九年贤妾良妇的董小宛,终于闭上了疲惫的眼睛,在冒家的一片哀哭声中,她安详地与世长辞。

作品

画作:《彩蝶图》、《孤山感逝图》、《玉肌冰清图》。

诗集:《绿窗偶成》、《楷书秋闺扇面诗拾壹首》、《一柄象牙彩蝶》。

评价

黄虞稷悼念董小宛曰:“珊瑚枕薄透嫣红,桂冷霜清夜色空。自是愁人多不寐,不关天末有哀鸿。半床明月残书伴,一室昏灯雾阖缄。最是夜清凄绝处,薄寒吹动茜红衫。”

王士禄:“梅花亭子枕回波,满酌黄滕细按歌。”

吴梅村在《题董白小像绝句八首》中写道:“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唱歌,恨杀南朝阮司马,累侬夫婿病愁多。乱梳云髻下高楼,尽室仓皇过渡头,锢盒金钗浑抛却,高家兵马在扬州。”

颜光柞赞曰:“辛勤孤灯下,三复行役诗。”

陈允衡:“扫眉间阁笔,击击强裁诗。”

作者闲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