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未了身先死,幽兰丛中吐芬芳:秦淮八艳之马湘兰(2 / 2)
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
秋夜无眠,马湘兰执笔却写《秋闺曲》:
芙蓉露冷月微微,小陪风清鸿雁飞。
闻道玉门千万里,秋深何处寄寒衣。
谁知王稚登进京并不如意,因宰辅徐阶手下排挤,日子很不好过。勉强撑到岁末,他遂收拾行装,失意而归。
王稚登回江南后,不愿再面对一片痴情的马湘兰。他索性把家搬到姑苏,以绝与马湘兰相守终生的念头。
马湘兰依然一往情深,打听到王稚登南归,连忙赶去姑苏。两人仍以朋友相交,并未及情事。王稚登定居苏州后,马湘兰每隔一段时日,就到姑苏小住,与王稚登畅叙心曲。
不知不觉,就是三十余年。这三十年,马湘兰除了偶尔去姑苏作客外,便是这样度过:
时时对萧竹,夜夜集诗篇。
深闺无个事,终日望归船。
年岁渐老,华颜日衰,门上宾客也愈来愈少,整日陪伴着马湘兰的是落寞和凄怆,正如她在一阕“鹊桥仙”中所写:
深院飘梧,高楼挂月,漫道双星践约。人间离合意难期,空对景,静占灵鹊,还想停梭。此时相晤,可把别想诉却。瑶阶独立目微吟,睹瘦影凉风吹着。
就这样,马湘兰为王稚登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自己却象一朵幽兰,暗自饮泣,暗自吐芳。
王稚登七十寿诞,马湘兰抱病赶到姑苏,为他举办了隆重的寿宴。宴会上,她重亮歌喉,为相恋三十余年的王郎高歌一曲,听得王稚登老泪纵横。
后来,王稚登有过这样的描述:
“四座填满,歌舞达旦。残脂剩粉,香溢锦帆,自夫差以来所未有。吴儿啧啧夸盛事,倾动一时。”
在姑苏盘桓了两月,马湘兰返回金陵,这时,她已是心力交瘁,残灯将熄。返家不久,一个午后,马湘兰预知去世不远,她仔细沐浴更衣,端坐於“幽兰馆”客厅,悄悄地走完了五十七岁的人生。
临终前,马湘兰命仆人在她座椅四周,摆满了含幽吐芳的兰花。
死讯传到王稚登那里,他悲痛万分,挥笔写下挽诗:
歌舞当年第一流,姓名赢得满青楼。
多情未了身先死,化作芙蓉也并头”。
作品
诗集:《湘兰集》
剧本:《三生传》
马湘兰绘画造诣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共72句,记载在曹寅的《栋亭集》里。
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氏的兰花册页,发着独异的光彩,她的绘画在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
日本东京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幅中国明代的“墨兰图”,是明神宗时期秦淮名妓马湘兰所作,被日本人视为珍品。
评价
曹雪芹祖父曹寅在《历代画史汇传》中评价她的画技:“兰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袭其韵”。
作者闲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