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之风中的细致入微:文襄公左宗棠轶事(2 / 2)
将官和士
兵们虽然按照军事命令积极拔营前进,但是,心中对左宗棠的决定,仍然多有怨恨。
拔营完毕,左宗棠领着部属疾速前行。队伍走了几个小时之后,左宗棠问道:
“队伍走了多少路程了啊?”
帐下的亲随将官答道:
“启禀大人:到目前为止,队伍所行走的路程距离此前安营扎寨的地方已经有四十里地了!”
左宗棠听罢,四下望了望,观见此处土地平旷,就吩咐亲随将官道:
“传令下去,停止前行,就在此处安营扎寨!”
命令传下去之后,士兵们又开始忙着安营扎寨,虽然是似乎可以休息了,但是,前此撤营进军造成的怨怒还在,大家心里都还有一肚子的不痛快。
没过多久,正在大家手忙脚乱地安置营地时,忽然传来消息,专门打探消息士兵上报左宗棠处:
“大人:得到确切讯息,此前准备安营的地方,忽然间就被轰炸,全部营地,现在已经被炸成大坑了!”
消息一传开,整个军队都炸了锅,战斗的疲惫,安营拔营的辛苦,行军的劳顿……一切都突然间没有了,那些怨怒与痛恨也都飞到九霄云外去了。顿时,全军上下都对左宗棠的决定惊叹不已、佩服万分。
于是,众位将领一起来到左宗棠的营帐之中,代表士兵们向他表达感谢和钦佩。
言谈之中,大家一起问左宗棠道:
“大人:您是怎样决定要撤营前行的?”
“您又是如何知道那个营地有情况的,大人?”
左宗棠笑笑,缓缓地说道:
“此前,我刚在营帐中坐定,回想这次战斗的情景,思来想去,我都觉得:那些叛乱的回人因为我军战斗勇猛,他们力敌不过,虽然暂时投降,但是,并不是真心降服;他们的投降,只是情势所逼的勉强举动。根据我的观察,他们并没有完全归顺的真心和诚意。他们表面归顺,心里对这次的失败还是耿耿于怀,他们肯定会私下里寻求机会、进行报复。”
左宗棠接着说:
“那些叛乱的回人,也都是有军事经验的。此前,我们驻军的地方,他门一定能够算计得到。所以,我一直都很警觉。昨晚,细听更鼓,我觉察到,这更鼓一响,地下就有回声相应,就像这地下是空的一样。想到这些,我就马上决定,必须立刻拔营前进,以避万一之不幸。”
看了看大家,左宗棠继续讲道:
“我的这些判断,一时半会又无法去验证。如果贸然说出,后面没有发生什么状况,这不是有损军事的严肃,有失统帅的威信吗?所以,迫不得已,我就只能用官威来发布命令了。”
大家听完,都惊叹说:
“左大人真是神人啊!”
作者闲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