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不看传奇看人事:酒中生灵芝(上)(2 / 2)

加入书签

清人钮琇笔记:酒中生长灵芝的传奇,蕴含了意味深长的人情世事

钮琇在其笔记《觚剩》卷一《吴觚上》的《酒芝》中,讲述了一件酒中生长灵芝的事。

即使不看《酒芝》一节的具体内容,就“酒中生灵芝”这几个字,猜想,就可以引起很多人的好奇心,让人想知道:

酒中究竟是如何生长灵芝的?

这灵芝又是怎样的?

这灵芝有没有牵涉出其他更离奇的情节或故事来?

……

诸如此类,大概好奇心催生的疑问还不止于此。

当然,我并不排斥任何好奇心的产生和存在。

好奇心可能会害死猫,但是,对人类而言,好奇心绝对是推进社会不断前进的因素之一。

写这篇清人笔记中《酒芝》中事情,并不是怀着猎奇的心态成文;我的初心,是在看完《酒芝》之后,掩卷回想,这里面的人情世故,多有可借鉴的地方,这才是作文的重点。

无论读书还是做学问,按照儒家的观点,最终都是要落实在做人上的。对这一点,我虽然做得不够、做得不好,但是,我还是希望,读书人能够有自己的坚持和取向,能够从自我开始,成为社会之中的清流。

退一步来说,读书人即便成不了清流,也不要搅荡泥沙,成为社会之中混浊的源头。

《酒芝》一节的主人公,是江右李太虚。

既然本文有自己的主人公,那么,就有必要先说一说主人公李太虚其人。

清人吴庆坻《蕉廊脞录》中的《杭州诸诗社》一节,提到:

“其后,有孤山五老会,则汪然明、李太虚、冯云将、张卿子、顾林调也。”

此处所载,应该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这位李太虚先生。

《无为季氏家训》中,多处提到了李太虚,其中曹均公《原序二》中有:

“昔无为季叔房先生以诗、古文、词见推于世,海内无不愿与之交。其时投分结契而更唱迭和者,若山阴王季重、侯官曹尊生、南昌李太虚、景陵谭友夏、吉安杨龙友、吾邑陈仲醇暨先文敏公,所称先朝八家也。叔房先生尢为山阴所重,而南昌李公为之授馆。”

这段记述,和《酒芝》一文,似乎有所联系,只可惜,所记之人似是而非,难以辨证孰是孰非。比如说,《酒芝》中,李太虚也曾为王姓官长所重,后来在他家私塾任教;此载中李太虚也为王姓所聘,在其家授馆。不同的是,这二位王姓并非一人,《酒芝》中的王姓为王岵云(即王在晋),本是江苏娄东(太仓)人;此载中的王姓为王季重(思任),乃山阴(绍兴)人。这里点到为止,详细辨证,留给专业的历史工作者。

虽各处载记和《酒芝》中的文字多有不同,但是,在模糊的史实之间,还是可以辨出历史印痕的清晰。

作者闲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