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陈寅恪先生笔下的女侠名姝:河东君柳如是小传之神仙伴侣诗书情(2 / 2)

加入书签

看着这眼前的美人,似梦似幻,还以为是嫦娥端坐眼前。可是,仔细分辨,清清的月影,浸在静静的碧流之中,这分明是人间的世界啊!

关于这首诗,柳如是还次其韵,和了一首,其诗云:

秋水春衫澹暮愁,船窗笑语近红楼。

多情落日依兰棹,无藉轻云傍彩舟。

月幌歌阑寻尘尾,风床书乱觅搔头。

五湖烟水长如此,愿逐鸱夷泛急流。

柳如是的这首依韵和诗,总体来看,就是夫唱妇随的情调。

柳如是诗中首先表达的,与钱谦益诗中的意思一致,那就是,那些个能够触动愁思的外物,这个时候,对她是没有影响的,船里传出来的,都是些欢声笑语。

那落日紧依兰棹、那轻云偎傍彩舟,说得或许就是实景,但是,内心深处,表达的却是人情。这落日、这轻云,不就是柳如是自己吗?这兰棹、这彩舟,不就是钱谦益吗?这不就是柳如是归钱谦益之后,人生从此有了依傍吗?这不就是柳如是愿终身依傍钱谦益、不弃不离吗?

当然,柳如是在这首诗中,还写出了船上的有趣情境,诗酒啸歌之后,沉沉欲醉,东西都丢得不知到哪里去了;船上空间不大,相对私密,满床堆放的书籍,被突来的疾风吹乱,来不及整理,这个时候,发现自己的玉簪不知道什么时候掉落了,想想

或许在床上,于是,便在那一堆书下找寻。看来,二人平常的夫妇生活、游乐饮食之外,并没有废书。

原本,前面已经表达了自己的终身依傍之意,再说似乎就是重复,可是,情话不嫌多,柳如是在诗末,还是强调式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那就是:这湖山,就是当年那荡舟的五湖,您是那归隐的范蠡,我一定做那随行的西施。从今而往,自此以后,我愿同你,归隐江湖,啸歌湖山。

柳如是和钱谦益在此期间的诗歌文章,不止这两篇,其他很多的作品,多在《有学集》里面,这里没有办法全部编载。

(本篇结束,后续更精彩)

作者闲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