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庚子年,夫人城比帝城坚:清末名伎赛金花小传(三)(2 / 2)
没有办法,赛金花只得重操旧业,在沪上再次入了青楼。
之后,赛金花又漂泊转徙,重新回了京城。
再次回到京城之后,赛金花就寓居在西安门外的砖塔胡同里面。这个地方,就是乐部群伎的聚集点。
在这里,赛金花凭借自己的姿色和伎艺,声名远扬,成了群花之中的头牌。因为名声很大,所以,赛金花的门前,常常是车马喧阗。
按照《谏书稀庵笔记》的作者清人陈恒庆的记载,赛金花曾经有三四次到“吾家相国”府中请安,所以,他有机会与赛金花见过面。
陈恒庆仍然清楚记得,初次见到赛金花时,自己都不敢靠近她、自己都不敢直视她、自己都不敢多盯她一会儿。
为什么呢?
主要是因为赛金花光艳照人,陈恒庆生怕这样美艳的女子,乱了自己的心智,让自己丢魂落魄,迷失本心。
这就是陈恒庆对赛金花最深刻的印象。
于此,既可看出赛金花的娇美动人;于此,也可看出清代士大夫因为对道统的遵循,对人欲的抑制。
农历庚子年【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义和团”拳匪启衅,
因为清廷最初的利用与放纵,导致局面无法收拾,最后,八国联军入侵,京城被攻占。
这一次入侵京师,八国联军的统领是德国人,这人名字叫做瓦达西。
据说,瓦达西原来就跟赛金花认识。至于瓦达西认识赛金花是不是在赛金花跟随某状元出使德国时,就不得而知了。而且,此前,瓦达西就与赛金花关系很好。
这一次,瓦达西带领入侵的联军,攻入京城,与赛金花相逢,两人再续前缘,重温旧情。
话说八国联军侵入京城之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也是一切侵略者的本性。京都的大户人家,在得知赛金花和洋人的统领相交甚笃之后,只要受到洋人兵卒的侵扰,就会想到赛金花,就会去求赛金花,希望她对洋人的领军人物美言几句,以化解遇到的困厄。
当然,这些求赛金花向洋人说情的人,肯定不会两手空空。他们去找赛金华时,都带着白花花的银子、或者其他值钱的物件。就因为有这样的人脉关系,庚子之乱中,赛金花收得好几万的银子。
赛金花的金银钱财也不是白收的,她也的确可以和八国联军的统领说得上话,而且,她说的话,也的确起了作用。
比起此事以前、此事以后那些拉着虎皮招摇撞骗、只收钱不办事的人来,赛金花还真算是个人物了。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