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臣家事:丫鬟代替小姐嫁人,湖南政治家巨擘陶澍的离奇姻缘(2 / 2)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病逝于两江督署,赠太子太保衔,谥“文毅”,入祀贤良祠。
著有《印心石屋诗抄》、《蜀輶日记》、《陶文毅公全集》等。
为官期间,在除恶安民、抗灾救灾、兴修水利、整顿财政、治理漕运、倡办海运、革新盐政、整治治安、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特别是,在任内极力整顿淮盐积弊,裁省浮费,严核库款,缉禁私盐,淮盐得以行销。又于淮北试行票盐,后推及淮南。
与“湘军三杰”(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关系十分密切,在理学经世思想、改革思想、吏治思想、人才思想、爱国思想等方面,对“湘军三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认为“湘军三杰”是其思想与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陶文毅公澍介绍至此,文入正题。
按照笔记的记载,再对照史料:
首先,陶文毅公曾任两江制府,这一点,和史实道光十年任两江总督完全一致。
其次,安化人,此家乡出处也无误。
第三,陶文毅公曾和笔记作者梁恭辰的父亲是壬戌年的同榜进士,这一点,与其嘉庆七年(农历壬戌年,公元1802年)进士的资料完全吻合。
既然一切已被初步验证与历史事实相符,那么,下面的行文,我就有底气放开手脚走笔了。
清人比较重视同年的情谊。
历史上的各代,都有类似的情形。
陶文毅公与笔记作者梁恭辰的父亲梁章钜是同榜进士。
说到这里,忽然想到,梁章钜又是怎样的人物呢?
从一个人的朋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