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轶事之一(2 / 2)
年羹尧的儿子年富被斩。
年羹尧其他的儿子,十五岁以上的,发配到最边远的地方去充军戍卫。
年羹尧的幕僚邹鲁、汪景祺连坐被斩;邹、汪二人的亲属发配给披甲人(披甲人就是一种帮助清王朝镇守边疆的,所以,披甲人世代居住边疆。)做奴仆。
另有静一道人,也牵涉到年羹尧一案之中,被四川巡抚宪德抓捕,扭送至京师,被斩杀。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雍正帝赦免了年羹尧的儿子们,交给年羹尧年遐龄管束。
年遐龄不久之后便亡故,死后,朝廷给予他官复原职,雍正帝还下敕,派人前去祭奠。
年羹尧的兄长年希尧后来重新被起用为内务府总管。雍正帝还命他管理淮安税务征收的事宜,并加官左都御史。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年希尧被江苏巡抚高其倬参劾,罢职。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年希尧去世。
看完这样的处置结果之后,可以再想想自眼前以上的所有历史,想想那些帝王们的行事勾当,然后,再对照这段历史,试问,是否能够心平气和地对雍正帝的处理,做一个不失公允的判断与评价呢?
那么,究竟要如何来总结、评论这一公案,对于复杂的历史,对于思路言辞贫乏的我来说,实在是有些难度的。但是,话已至此,又不能不说。
想来,历史还是有其规律可循的,那么,根据历史规律来看这一公案,也不外乎以下几点:
伴君如伴虎,此其一。这既是对无束缚的权力的阴森可怖的总结,也是对人性喜怒无常、变幻莫测的概括。
功高盖主,杀身之祸如影随形,此其二。权力的特性,决定了掌握权力者,不容许有人超过他、不容许有人威胁他、不容许有人挑战他、更不容许有人危害他。一旦功勋大到权力无法束缚,权力必然会发挥其淫威,将功勋贬为尘埃,或者将功勋化烟化灰。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才是安身保命的哲学,此其三。最高的权力,只有那么一个,如果没有登峰,永远不要以身试权,不然你会死得非常、非常难看。那些个跟着主子开基业、打江山的人,为什么会败落、会死无葬身之地、甚至牵连到九族及很多无辜的人?
↑返回顶部↑